yanwei |  |
|
 |
 等级: 德鲁伊 贴子:180 积分:432 元:30 注册:2006-11-16 |
|
|
|
|
第 1 楼 |
|
一个80后的中国孩子在朝鲜的两个月 |
从一个80后的孩子角度看的朝鲜,非常新鲜,迥异于常见的游客浮光掠影的观感  2004年。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跟随《世界粮食组织》组织的科教文援助考察小组,从吉林组队,在辽宁丹东出发,途经新义洲,龙川,宣川等地,最后到达平壤,开始了我的近两个月的朝鲜之旅。我在这里想把我的经历给大家分享。  先说路途上,我们之前听说朝鲜物资奇缺,随团的世界粮食组织官员斯利芬。劳(下面简称团长)拉是一位常年奔波在诸如伊朗,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的传奇女性,她能说8个国家的语言,汉语也很流利,他很和蔼,看不出来已经年过50,而且她和我们调侃的时候还半开玩笑地跟我们说,她以前是是被派来中国的间谍(汗!),团长告诉我们,在去之前,大家都要准备好充足的物资,团里给了我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下面是我自己预备的物资清单:  方便面:福满多 20箱(看清楚!!!20箱!!!500袋以上,不是骗你们)  电池:新华5号,3小盒(后来证明没有用),大号的3号电池,6盒(很有用)。  袜子:10圆4双的批发外贸货,纯棉的(吉林物价便宜呀)50双,  换洗衣服若干,球鞋4双(后来证明带少了。)  皮鞋,西装各两套,运动鞋(李宁2双、ADIDAS1双)  胶卷:柯达10卷(不够)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在集合的第一天,我们将一些路途上的物品装在随身的背包里,其他的物品,两个人,两个人地分别装到了一个1。4米*1米的联合国标记的铝合金箱子里,方便面之类的统一装木箱。  我们由吉林出发,开赴丹东。  后来我们在丹东呆了一天,晚上自由活动的时候,在驻地的酒店上看朝鲜,对面黑麻麻的一片,和丹东的灯火辉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好象对面是没有改革开放前的祖国,而我们这里是香港一样,朝鲜对面只有那时不时闪烁一下的灯塔在向我们表示,那是另外的一个国度。  出发了。  进入朝鲜要在丹东这边过关,因为我们是联合国粮食组织,所以集体经特别通道通关,在走过了几重检测门后,我们就算正式开赴了。  到朝鲜要先坐我们的火车经过铁桥(就是鸭绿江上面的),我们在火车上面可以清晰的看见对面朝鲜的房子上的巨大标语(后来才知道是:21世纪的太阳金正日将军万岁),还有就是在火车上可以清晰地欣赏右手边的断桥(这个可是一个有名的历史呢)。  过了鸭绿江,就算进入朝鲜境内了,我们要在那里换乘朝鲜的火车,首先还得通一次关,  朝鲜的房子肯上去很老旧,而且我们所在的车站(不知道名字,也不敢议论)旁边全被用围墙和高大的树木所遮盖,只有面向祖国的方向风景是敞开的,车站距离鸭绿江说远也不远,团长说,我们在这个车站不能随便议论,因为这里大多数人都能听懂得中国话和英语,我们甚至两三个人聚集在一起谈天的时候,旁边总会有意无意地靠近某些佩带金正日像章的人,在我们旁边不远的地方或站立。或蹲下,鬼都知道他们干什么。  我们上厕所的时候,一般都是有人无意地跟在后面,而且厕所外面有守卫,一次能进去最多5个人,而且每当我们进去方便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朝鲜人“恰巧”也来方便。  车站的2楼是通关的地方,通关时候,我们一个个将自己的背包放在检测传送带上,过机器,然后拿着自己的身份文件,过两道安检门,再给一个拿了检测仪器的朝鲜军人上下扫个遍,就下楼上车了。  朝鲜的火车是非常非常老款式的那一种,墙壁是木头镶嵌的,已经看不清楚年代了,坐椅硬邦邦的,还有一股不知名的怪味道,窗子可以打开,车速也不快,每个车厢上面都挂了金日成和金正日的图象,没有卧铺,我们就三三两两地坐着,团长说,我们可以浏览外面的风景,要是看到有机会也可以拍照,但是不要被发现,因为朝鲜方面有规定,不能拍他们国家不好的地方,因为影响不好(靠,他们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好的地方?)。  朝鲜的山很容易地就可以看出贫瘠的色彩,真的,只有真正的去到那里的就知道,那种山是带有一种苍凉和昏黄的味道的,而且给我们一种面瘦饥黄的感觉,山大多数都开垦了,上面种植了一些不高的植物(后来才知道,那看上去不到1米高的植物,居然是玉米。。。。。)  我们的中方领队叫张正,是一个很亲切的中年人,个子很高,达到了190多,脾气非常好,他一般和团长在各个车厢走来走去照顾学生和其他人员(我们一共60多人呢)。  不知道开到了哪个地方,停了一下(将近30分钟),就听见领队说:吃饭了。  午饭是朝鲜方面提供的,味道不好,有半个煮鸡蛋,一点点咸菜,一点青瓜片,几两米饭,和一点肉段,不知道是真地饭菜不好还是怎么地,大家都没有食欲,几乎都剩了(团长吩咐剩的留当晚餐,不能浪费,要不我们还挂世界粮食组织的名头来干什么:)),倒是团长居然吃的很开心,她跟我们说:她以前在刚果,被反政府武装抢劫了,丢到沙漠里,他们居然连腐烂的动物都吃过。我们正聊着,忽然一个朝鲜的工作人员进到我们车厢里,领队就马上站起来说:“大家赶紧拿照相机,往你们窗子外面拍照做记录了(这个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此时才发现,窗子外面的景色居然有让我回到国内的感觉,一片盖的象别墅的农舍矗立在苍凉的大地上,当我们拍完照片后,朝鲜方面人走了,领队骂了一句:赔,面子工程,里面住的人都是装的,奉命去的。团长对领队说:不要计较这些,一个国家看待问题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