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用户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评:文科生高考报考理科学校的三大优势
作者:  出处:课堂内外-高考金刊  更新时间: 2007年05月04日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很多高考成绩不是特别“出类拔萃”的考生会碰上“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即名牌大学上不了,进一般大学又心有不甘。从实力上讲,他们离心中的象牙塔还有一定差距,一般情况下只能“低就”了。但《金刊》提醒你,如果在填报志愿前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仔细研究历年录取分数线,还是满可以投“机”取“巧”上好大学甚至名牌大学的。

  - 《金刊》论“道”

  刚刚获得2007年奥斯卡大奖的好莱坞大片《无间道风云》,乃至前些年风靡一时的香港电影《无间道》系列,相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间道》讲的是两个身份混乱的男人,他们分别为警方和黑社会的卧底。现在他们决心要离开这个不辨是非的处境,离开无间地狱,寻回自己。说起填报志愿,我倒觉得文科和理科有点酷似《无间道》中的那两个“男人”,有时候泾渭分明,有时候又不分彼此。今天我们就来个填报志愿版的《无间道》——文理“无间道”。此话怎讲?且听下面分解。

  一般来说,文科生选报文科类院校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因为无论是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还是在校园风气、文化氛围上,都给文科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拳脚、得天独厚的“大舞台”。但问君可知否:很多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尤其是名牌大学这些年为了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精英人才,纷纷向综合性方向发展。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近几年相继成立了人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经贸关系学院、媒体技术与数字系等文科类或文理兼收的学院,学校对这些学院实行超常规发展政策,从人才引进、资金投入等方面一路绿灯,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此外,一般理工类院校为了扩大生源、提高知名度也争先恐后地上马文科专业。

  文科生尤其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考生,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可以不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将目光仅仅停留在综合性院校或文科类院校身上了,而应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选报理工类院校,不失为一条“曲线救国”的妙计。那文科生选报理工类院校都有哪些优势呢?

  一、录取优势

  一般而言,同一批次院校招收文科生时,理工类院校投档线普遍低于文史类或综合类院校。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2006年在河北省的文科调档分数线是581分,(重点线561分),比北京大学的628分低了整整47分。而且,为了吸引生源,有的理工类院校还为文科生报考提供优惠政策,如文理兼收专业中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文科生,在文科专业中优先录取女生等(几乎所有的理工科大学男女比例都严重失调)。
二、专业优势

  也许你会担心在理工类院校学文的前途问题,虽然,相比北大、浙大这些综合性大学来说,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虽然被她强大的工科优势淹没了,但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好多名校的文科专业还是有优势的。虽然开设的专业不多,但依托学校的名气和地位,许多专业一上马便“出手不凡”,不仅包揽各地名师,还积极申请硕士点、博士点,为进一步深造提供了方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更强调实际操作能力,这无疑为将来择业增加了竞争的砝码。

三、校风优势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时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以鲁迅、胡适这些“文科大家”为代表的北京大学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而冲在潮流最前面的就是北大的那些文科学长们。的确,文科生一般都思想开放、见解独到、伶牙俐齿、能写会画、善于表达、精于沟通,敢于同“陌生人说话”。同时,由于感性思维较强,知识面覆盖广,博古通今,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普遍比理科生强。因此,当你在校风严谨的理工类院校就读时,一定会显得“与众不同”。

 (本文已被浏览 446 次)
 发布人:admin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高考改革:不会让31个省份全自主命题
下篇文章:上海48所自主招生高中面试 重视情商和心理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新大同网友情提示:您好像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阅读排行
    · 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是...
    ·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
    · 山西大同大学新图书馆...
    · 广告词典
    · 一个养300多万条毒...
    · 学外语的五大忌讳
    · 山西:2007年高考...
    · 广告词的创意技巧
    · 综合战法系列--新股...
    · 简历模板--软件工程...
    · 教育部:全国高校为地...
    · 学习英语的“捷径”
     
     
    推荐文章
    · 公务员考试平均分低 55...
    · 山西大同大学新图书馆...
    ·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
    · 花钱就能上大学之说不...
    · 北川中学千余学生等父...
    · 大学生发明“路下停车...
    · 抗震专家释疑:汶川地...
    · 2009国家公务员考...
    ·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
    · 大学生误入传销窝 出...
    · 大学生做人流可优惠 ...
    · 07年全国中职毕业生 ...
    关于我们   大同聊吧   友情链接   留言   TOP
    版权所有:新大同网  http://www.sxdt.com.cn/       
    客服1:新大同网真诚为您服务。   客服2:谢谢。      晋ICP备06005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