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港:继续教育的新途径 |
|
作者: 出处: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 2008年04月01日 |
2006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启动了"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依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建设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乡镇、社区、企业和行业型数字化学习中心,推动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与共享,探索并实践终身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发展新模式。该项目已启动建设了7个不同类型的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并开展了相关的课题研究,整合了30多所高校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立了远程呼叫中心。
完成典型应用示范中心建设
目前,项目已启动和建设了天津市南开区、广州市海珠区、西安市碑林区三个社区型,北京平谷区镇罗营镇、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两个乡镇型,深圳TCL集团企业型,山东胜利油田行业型等4种类型的7个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项目为各示范中心配置了服务器和50-100余台的计算机终端、安装了相应的软件和网络链接,设有专门的接待咨询区、报名区、体验区及电子阅览室等,完成了示范中心标准化的、开放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如天津市南开区社区型典型示范中心,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设有学习咨询区、体验区、学习网吧和多媒体视听教室等,并依托公共服务体系的平台与国家教育资源服务和质量监管平台、30多所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对接,构建了覆盖全区12个街道222个社区的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网络。
各典型应用示范中心和公共服务体系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实际需求,整合了试点高校等4TB的50多个专业、800多门课程学历教育资源,采购了80G的信息技能、实用技术、家政、商务礼仪、保健养生等15大类、30 0余门、800余的非学历教育资源。除此,各示范中心还依据当地的实际需求整合了多种本地化学习资源。如天津南开区的社区保健、泥雕和面塑,西安碑林的插花编织技术,广州海珠的外来务工人员电焊技能培训等资源。在整合多方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各示范中心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利用公共服务体系信息传输、交互平台等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项目。初步统计,2007年1月至今,7个示范中心开展了计算机操作技能、职业技能、管理技能等共有百余个非学历教育科目,培训人数达数万人,网络学历教育学生7000多人。
探索数字化学习支持模式
各示范中心在紧密结合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又分别参与了面向全民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港体系结构、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及质量监管机制、公共服务体系模式和运行模式、公共服务支撑平台教育播存网格等5 个子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研究数字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社会的理论、模式、方法和技术,并以新思路、新模式、新手段来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此外,各示范中心还启动了教改项目子项目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总结了各自的学习模式、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了多种学习终端接口和多种网络环境混合接入、学历与非学历混合式教学等探索,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天津市南开区示范学习中心以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为宗旨、广州市海珠区示范学习中心以进城务工农民技能培训为主体、西安市碑林区示范学习中心以西部城市社区居民数字学习技能提升为目标等。
居民、农民和职工等各类人群依托公共服务体系和示范学习中心,可选择适于自己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集中辅导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并可得到网上网下结合、低成本、一站式的学习支持服务,解决了时间分散、工作与家务矛盾的问题,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而且,公共服务体系还为学习者配备了全天候、130个坐席、占地1000平方米的远程呼叫中心,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
作为第一个建设的天津南开示范点,在终身学习理念,管理、服务和学习模式的探索上都领先一步:首先,提出了行政和业务两套管理体系,建立了社区教育中心、南开电大分校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和南开老年大学3个部门联动,社区委员会主任、南开社区学院派驻的指导教师、驻欣苑社区专职社区教师、小区物业委员会代表4方人员共同承担具体管理职能。其次,提出了以学习活动为中心,提供技术平台、学习资源、学习管理、后勤管理4方面服务的服务模式。第三,在学习模式探索中建立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评价标准,提出了网上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阅读与活动相结合的3种主要学习方式。
此外,示范点在项目开展中还初步探索了成本分担、长效运营的机制。天津市教委依照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的理念与基本思路,启动了"天津市数字化学习超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示范"教改项目,将复制推广10个数字化社区学习中心。
广州海珠示范中心已向海珠区劳动局申请到对外来务工人员培训政府补贴70%学费的项目,海珠区劳动局目前已下发文件并落实培训指标,重点提升工业区内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从而打造新型的工业基地。TCL数字化学习型企业的建设在深圳地区也产生了极大反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安利(中国)、王老吉、腾讯、华为等知名企业对此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学习。 
(本文已被浏览 896 次)
|
|
|
|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1条评论,每页显示5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
2011-06-17 Titia  |
评:Superior tnhiking demonstrated above. Thanks! |
|
|
→ 发表我的评论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