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技术高于好的学历 |
|
作者: 出处: 更新时间: 2005年06月20日 |
年近40的李治国、阚宝春在拿到自己和家人的上海户籍本时很激动: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工人也能作为人才引进,像博士、高级工程师一样拿到上海户口。作为上海重型机器厂从外地引进的首批高级数控技工,两人目前分别担任6640数控镗铣床操作主手。落实不了户口一直是想进入上海发展的优秀技工的“心病”。为此,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曾多次表示,上海不仅要引进优秀的厂长经理、科研人员,也要引进优秀的技术工人。他们落户上海,不是蓝印户口,而是和上海人一样的户口!在这一开放思想的指导下,这两位技术工人及其家属的落户问题在当月就得以破格解决。 这类消息在许多城市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已经不成其为“耸人听闻”的新闻了。全球重要的电子工业制造基地深圳、台湾等地,高级技工的身价一天天看涨,部分空有学历本本的硕士、博士的薪水表有被赶超的危机了。 按过去的的老观念,像深圳这类靠电子制造业等所谓高科技起家的新兴城市,一本花红柳绿的学历证是起码的敲门砖。但现在,如果这个学历本本没有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经验附着在上面,那还真不如一个八级工手头的钳子和焊枪。 因为中国教育体制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痼疾,事实上,很多拥有学历本本的大学生、硕士甚或博士,在时间操作方面都有着重大欠缺。比如说部分学过机械学的大学生,公式、定律背了一大堆,但几乎就没有碰到过焊枪,一旦出了纯技术问题,理论有,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得靠有经验的老技工来解决。 当然,最终的问题是:要做一个好技工,很难,比“捞”一个学历本本还难。而且,“手头的活儿好”与学历本本也并非一对不可兼容的悖论。
(本文已被浏览 175 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