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为什么男人对尤物避而远之 |
|
作者:朱伟 出处:朱伟 更新时间: 2007年06月20日 |
读元稹的《莺莺传》,张生对他绝情的解释是:“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娇宠,不为云为雨,则为蛟为螭,吾不知其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万乘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这段话翻译过来大体意思是,“大凡上天赋予的尤物,不妖惑自身,必媚惑他人。假使崔氏女子遇到富贵人家,得以娇宠,不成云成雨,则会成蛟成螭。我不知她会变成什么。”这里,蛟是兴洪水的龙,螭是无角的龙,意为对尤物的控制能力。云雨是一种良性的能量释放,可作灌溉,成蛟成螭则会作乱。“往昔,殷商的辛帝,西周的幽王,都拥有百万人口,势力雄厚。但一个女子便可使它溃败,溃散民心,宰割其国体,至今为天下人耻笑。我的德行不足胜妖孽,因此只好忍住情感。”
这里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媚惑是能量,该能量释放即施云播雨,如果男人的能力大于女人,和风细雨,如施甘霖;女人的能力大于男人,则兴风作浪,有可能构成血雨腥风。
“尤物”的“尤”本是“异”,这“异”的字意先是出类拔萃,但既然出类拔萃,破坏生态平衡,便是“过”。《诗经·小雅·四月》中“废为残贼,莫知其尤”,“废”应作“大”——大到成了残贼,还不知其过。这里的“尤”都是“过”。本来“尤异”的“尤”因为对“过”的强调,“优”与“异”就组成了褒义词“优异”。
“尤物”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这是晋国大夫叔向母亲对他说的话,叔向要娶申公巫臣的女儿为妻,他母亲说出一番“甚美必有甚恶”的道理,说“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意思是,上天将美集中在一人身上,是将用她来构成极大的破坏力。这是一种能量集聚,这里的“移人”指改变人的精神情态,致使失衡——妹喜、妲已、褒姒,三位美女致使三个朝代灭亡。张生所用“尤物”,就是借用了这个典故。
“尤态”于是是一种勾引的媚态。陈鸿《长恨歌传》:“非徒殊艳尤态致是,盖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所谓“回眸一笑百媚生”,“婉娈万态”,男人对这种媚是镇压不住的,所以对“尤物”只能避而远之。
(本文已被浏览 641 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