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别不把自己当回事儿! |
|
作者: 出处:家庭生活报 更新时间: 2007年01月02日 |
谁也没料到,蔻槐在治疗室里竟然对妈妈大打出手!更没料到的是,当雨点般的拳头落在肩上和脸上,妈妈没有丝毫抵抗,只是抱着头默默承受着女儿狮子般的愤怒。  “在家这是经常的。几句话说得不高兴,就给她妈下马威。”爸爸在一旁插言道。  治疗师转向妈妈,“真是这样啊!你为什么不还手?”  妈妈满脸是泪:“这孩子不吃东西挺可怜的。我知道她在外边总是受气,没有撒气的地方。我不想让她生气。”  “你痛吗?”  妈妈无言的泪水分明在说,那痛不仅在身上,而且在心里。  不少父母以为自己不曾从上一辈那里学会怎样爱孩子,希望照着西方心理学的“菜谱”,做好孩子这道“菜”。于是,允许孩子发脾气,以达到“宣泄”的目的,似乎这是保证孩子心理健康的必要元素。然而,治疗室中呈现的一幕却告诉我们,孩子并没有因此变得健康快乐。  深圳南山医院深港家庭治疗中心主任陈向一教授指出,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限制,因为在人群中生活不可能为所欲为,需要遵守一定的限制和规则。  可是,对于有些父母来说,给孩子设定限制太难了。只有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父母才会用愤怒的打骂告诉孩子犯规了。  “我们的父母太把孩子当回事儿,太不把自己当回事儿了!”这是陈向一教授作为一位父亲的感慨。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物质相对窘迫的环境,很容易把自己未竟的梦想投到孩子身上。”陈向一曾见到不少父母因为自己学历低,硬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他认为,父母这样拼着性命、一厢情愿地“为了孩子”,完全是满足父母自己的补偿心理,而不是真的从孩子的成长出发,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亲情的需要和约束的需要,结果制造出很多很多麻烦。  人们常说,“家是幸福的港湾”。然而,当一个家庭为了某个成员而牺牲其他人的利益时,家,就成了孕育罪恶之源。为了保住我们共有的港湾,父母不仅要把孩子当回事儿,也要把自己当回事儿。而且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还要让他们学会把父母当回事儿。 (立欣)
(本文已被浏览 454 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