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用户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贫富差距现状调查 百姓专家感受不同
作者:瑞雪  出处:www.flnews.com.cn  更新时间: 2007年01月02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3%的人感觉和十年前相比,贫富差距变得更大了;84.6%的人认为,目前的这种贫富差距,已经让人不能接受。而有关专家称应该正确认识基尼系数,给基尼系数打一个“国情折扣”。有专家说,用“购买力”计算的中国基尼系数,要比用“名义收入”计算的数值小很多,中国的收入差距实际上被夸大了。更有青年学者则干脆表示,说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越国际警戒线,是在危言耸听地制造并不存在的危机感,给“劫富济贫”的再分配政策寻找理论依据。
   这就怪了,近乎百分之百的人感觉贫富差距比十年前变得更大了,八成多人表示这种贫富差距已经让人不能接受,而一些专家却说没问题、不可怕,不用过于担心,不要任意夸大。百姓与专家感觉差别这样大,看法向背这样远,是多数百姓感觉错了,还是少数专家闭门造车、自我乐观和陶醉呢?
   从国际公认的联合国确定的贫富差距警戒线看,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警戒线,达到0.45甚至更高。有人却攻击说,联合国确定的警戒线并不适合我国国情,你看我国虽然超过警戒线了,却没有发生政治动荡。这只能说这些专家还没有真正了解“警戒线”的内涵。何谓“警戒线”,就是发出警报,告诉决策层超过这个“水准”,就要特别注意了,有可能引发包括政治动荡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必须开始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了,以防患于未然。否则,到真的因为贫富差距过大而导致社会动荡发生时,就来不及了。
   以笔者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国际警戒线基础上,我们应该再保守一点,适当调低警戒线标准。我们要尽量把问题看得严重一点,而不是一味唱赞歌,忽视这一严重问题。因为,贫富差距,富的一方不必担忧,而穷的一方关乎到百姓的基本生存问题,是一个严重的民生问题,如果比例过大,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是必然的。
   像某些青年学者所说,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越国际警戒线,是在危言耸听地制造并不存在的危机感,给“劫富济贫”的再分配政策寻找理论依据。其得出此结论的依据值得人怀疑。同时,对于“劫富济贫”的再分配方案也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发挥税收手段抑制贫富过分悬殊是国际通用惯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如何抑制贫富分化呢?当然是利用税收手段。像类似我这样的富人多征一点税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因此,一些经济学家必须走出研究室走向社会,多调查研究,多了解民意,多倾听百姓心声,这样,自己说的话,自己的研究成果,才能更符合社情民意,缩短与百姓的距离。 (瑞雪)
 (本文已被浏览 857 次)
 发布人:admin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生活慢下去 心情亮起来
下篇文章:警方公布11种江湖骗术 谨防秘鲁币骗钱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新大同网友情提示:您好像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阅读排行
    · 肉欲纵横 一个女大学...
    · 女性挤压术控制他的射...
    · 女同事把第一次给了我...
    · 雨中的纸鹤
    · 卫生间瓷盆巧除锈
    · 谎称能联系大生意 老...
    · 11个数字,祝福爱情...
    · 揭秘各类骗术之五:遇...
    · 欧洲旅游购物指南
    · 性爱生活要善于利用手...
    · 驱蚊小窍门
    · 矜持的错失
     
     
    推荐文章
    · 安利300万元资助节...
    · 房价泡沫排行(二) ...
    · 国内银行借记卡10月8...
    · 天然维生素E 助你健...
    · 烹饪多技巧 营养少流...
    · 大同银星金店资助残疾...
    · 改变墙壁色彩主题 让...
    · 著名歌手刘欢的欧式风...
    ·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
    · 一件白衬衫 一周巧妙...
    · 7种最有效的懒人减肥...
    · 专家提醒:喝牛奶上火...
    关于我们   大同聊吧   友情链接   留言   TOP
    版权所有:新大同网  http://www.sxdt.com.cn/       
    客服1:新大同网真诚为您服务。   客服2:谢谢。      晋ICP备06005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