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圣诞”有点冷淡 商家少了热情平民少了参与 |
|
发布时间:2006-12-21 11:37:19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晚报 |
|
    距离12月25日已经越来越近,但往年的“圣诞热”今年却有点“冷”。除了因为和春节跨度过长无法延展促销让商家少了热情外,脱离文化背景和缺少平民参与也让这个进入中国的“洋节日”开始呈现颓势。     商场、专卖店、饭店和往年一样,早早就做好了圣诞挂像、圣诞树布置的工作,但促销的力度却比以往弱化了很多,“今年过年晚,圣诞节其实又只红火一两天,营造一下气氛就行了,今年关键要看腊月的情况。”教场街上一位服装店老板这样说。的确,由于春节距现在尚有两个月时间,不少商家把精力都放在了元旦后十五天的促销期上,圣诞节正经历着从往年“王牌促销主题”到“绿点点缀”的尴尬。酒店娱乐业的形势也不太好,部分星级酒店早在月初就制定了“平安晚餐”的促销方案,并附加了抽奖、送豪华客房、红酒之类的活动,但客户仍只能靠老客户维持,而且还在减少,不得已之下,一家地理位置较偏远的酒店只好让员工摊派圣诞餐券,明言卖不掉就由员工自己购买消化。     由于节日来源本身是基于宗教信仰,圣诞节的真正涵义在大同其实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更多地是被演绎成狂欢节一样的休闲放松。去年圣诞节,教场街上拥塞数小时,滞留人群几乎全部是年轻人,中老年人鲜有参与。     我市一位媒体从业人员认为,市民对圣诞节正在从猎奇心理向理智回归,由于外籍人士和外企职工在我市并不多,因此真正的圣诞消费需求并不旺盛,当遇到与中国传统节日不能衔接的时候,圣诞节市场的推动者——商家热情也开始减弱。
(本文已被浏览 408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