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保姆”解决城中村环境卫生问题 |
|
发布时间:2006-12-21 11:43:19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晚报 |
|
    (记者 高雅敏)我市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因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等问题,因此多年来虽不断加以整治,起到一定效果,但从全市环境卫生总体情况看,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环境卫生仍是一个长期制约我市环境卫生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已成当务之急。     据市政公用局工作人员介绍,从2000年开始市政、环卫部门每年突击清理两次交谊南街的垃圾,虽说当时见效,但不久又垃圾成山,污水横流。东关五爱村、永久村一带,是华北地区小商品集散地,但这里的卫生状况一直不尽如人意,有的商场门前的停车场变成了垃圾场,不少人还随地大小便。这里人流量大,商贾云集,如此环境状况实在有损大同形象。不少市民和商户反映这里的卫生问题,但商城管委会也管,南郊环卫部门也管,村里也管,有问题时互相推诿。我市13个城中村的卫生状况都大体相似。     针对这一问题,市政公用局相关负责人徐岳峰说,解决这一问题,仅靠突击整治是不行的,应运用市场手段,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我们应效仿其他城市的好做法,在市场上请保姆来解决城中村的环卫问题。这个保姆如果做得好,能达到要求,下个月继续做,做不好,再另请别人。每月由中介组织来评估考核。各村先垫付抵押金,到年末多退少补。     为了便于监督实施,统一有效地管理,由市政府委托市政公用局,并成立环境卫生考核组,对其进行月考核、年度考核和日常监督检查。考核标准按照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的通知》规定严格考核兑现。     此外,应尽快筹备建筑垃圾处置场。目前,我市建筑垃圾的处置,只是由市政公用局每年与周边农村协商,利用就近沙坑进行填埋。由于是临时处置场,不便于管理,造成城郊建筑垃圾随处可见的现状。同时加快城中村、环城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改造,建议市政府应责成有关部门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配套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如公厕、垃圾收集站、下水系统等,确确实实使环卫设施落到实处,为搞好环境卫生创造条件。
(本文已被浏览 498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