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超市”方便农民购买 |
|
发布时间:2006-12-23 13:18:47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日报 |
|
    (记者 吴华)市政府今年承诺的为群众办的13件实事之一,旨在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村流通现代化,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方便农民购物的全市“万村千乡”“3366”市场工程现已建起57个便民超市,圆满完成今年任务。     近年来,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一些不法经营者将目标转移到消费维权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假药、过期食品等伪劣消费品频频出现在农村市场,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农村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针对农村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去年2月,国家商务部在全国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并在全国进行试点。与此同时,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同时提出建设“3366”工程并组织实施,即用3年时间,在全市9个农业县区33个镇66个乡全部建设便民超市。今年,市长丰立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市人民承诺把“万村千乡”“3366”市场工程建设50个农家店、便民超市作为13件为民办的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项工程启动以来,市商务局、市供销社等有关部门本着对农民兄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拔高起点,严格规划,确保质量,同时认真解决好市场建设、监管和发展的问题,处理好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关系、吸引外地资本与利用本地资源的关系、政府扶持与企业自身扶持的关系、“农家店”与原有零售店铺的关系,以及市场建设中进度与质量的关系,确保便民店建一个、成一个,为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     截至目前,我市“3366”工程年初计划建设的50个乡镇便民店已超额完成,共建成57家超市,总投资1065.2万元,营业面积10502平方米,销售总额达2101万元,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79人,实现税收31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也确立7个试点县、8个试点企业,新建改建农家店143个,总投资1787万元,营业面积达11446平方米,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490人。     “万村千乡”“3366”市场工程为农民消费系上了安全带,搭起了方便桥,编织了实惠网,广大农民深深感受到便民超市所带来的好处:一是安全。便民超市采取连锁经营,由龙头企业组成的配送中心集中采购送货,从源头上保证了商品的质量,特别是食品和农资的质量,农民消费安全放心。二是方便。便民超市开到村里头家门口,在经营模式上改变过去传统的封闭式柜台销售,商品丰富,明码标价,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买上跟城市一样的商品,省时、省力、省钱。三是经济。据市商务局市场运行科统计,便民超市的营业额普遍比原来的夫妻店、供销店效益好,销售平均增长两三倍。南郊区某些乡镇超市销售增长四五倍,超市业主经营的积极性很高。 
(本文已被浏览 443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