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起经济转型大梁--南郊区民企瞄准转型跨越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
|
| 发布时间:2007-01-14 11:15:02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日报 |
|
编者按     省九次党代会要求全省上下在“转型、跨越、崛起”中加快科学发展;市十三次党代会要求全市上下“奋力赶超、重振雄风,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南郊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提出全区上下要全面转型、跨越发展,尽早迈入全省经济强县区行列。全区广大民营企业家瞄准转型创大业谋跨越目标,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涌现出一批转型好的典型。从今日起,本报推出一组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2006年度对于南郊区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持续跨越的丰收年,也是一个挑起全区经济转型大梁的起步年。该区对所有民营企业实行开放式经营的举措和高效优质的服务支持,鼓励民企向科技型、制造型、功能型、加工型、规模型等优势产业领域进军,使去年该区民营经济税收突破3亿元大关,达到3.4亿元,同比增长46%,纳税额由占上年全区财税总收入的30%跃升至38%。     南郊区作为全省民营经济十强县 (区)和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区),把发展民营经济壮大民企作为推动全区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该区全方位营造“尊商、亲商、安商、富商、招商”的氛围,为民营经济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保护民营企业的决定》等相关文件,激发和引导民营企业在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上,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在参与旅游开发上,在物流配送、房地产开发、城镇建设上,在改造提升规模优势传统工业和培育潜力新型工业上大有作为。对斥巨资新办的民营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信息业等方面的高科技企业和大量安置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的非煤重点企业,区政府坚决践诺相关优惠政策。区政府还取消一切歧视性、限制性文件,开辟民营企业办事“绿色通道”,推行服务直通卡,成立民营企业商会、贷款担保公司、乡镇民营经济发展协会等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创业指导、人才培训和资金筹措服务。区项目审批中心还实施办事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投诉制度,及时为商客办理项目手续。该区还依法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培养确定了一批免检民营企业。各行政执法部门到区里挂牌保护的民营企业收费检查,必须经区政府的批准方可进行,执法人员收费检查时亮“明白卡”,持“收费许可证”。区委书记张建平、区长赵志坚等区四套班子领导还对全区重点民营企业实行了联点制度,专门给这些企业解决发展上的困难,整治“吃、拿、卡、要”等现象。     通过大力引导和扶持,大量民间资本涌入民营经济,全区重点转型行业都有民营企业的影子,一大批个体私营户和民营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大有作为。截至2006年底,全区个体经营户发展到1.45万户,骨干民营企业发展到400余家,其中缴税在100万~3000万元的民企近40家,纳税总额近2亿元,占到全区民营经济总税收的58.8%,真正挑起了全区经济转型的大梁。(鲁向英 曹永涛)
(本文已被浏览 543 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