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古佛保护修缮工作告别“爬高丈量” |
|
| 发布时间:2007-01-18 09:11:48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晚报 |
|
    (记者  水复  实习生  任志方)继洞内及佛雕表面凝结水成因和规律被成功掌握之后,云冈石窟文物研究院历时近一年的三维激光扫描测绘工程不久前也正式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随着景区近1公里窟群建筑立面图数据库的建立,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规划与保护,将从此进入电脑测绘时代,并彻底告别延续至今的“爬高丈量”的历史。     记者18天从云冈石窟文物研究院采访了解到,对该石窟的三维激光扫描测绘始于2006年4月。经过该院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0多位国内顶尖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云冈石窟长达1公里的洞窟表面完成了有史以来首次三维激光扫描测绘,使以往窟群沿袭多年的图片、文字和两维构图记载完成了向三维记载的历史性跨跃。     据云冈石窟文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云冈石窟进行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是加强和提升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及科学规划的基础工作。为了达到准确无误,测绘研究专家每平米的测点多达1万至4万多个之多,三维坐标数据达3万到12万个。这一项目的完成,不仅可以为今后石窟的任意位置的修复提供极为精确的数字依据,而且相关施工从此不再需要艰难繁琐的实地搭架登高测量,无论何时需要相关数据,均可以随时提取。
(本文已被浏览 375 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