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飞前最后的调试 记者 欧阳祖兵 摄

胡吾追逐下降的飞艇 记者 欧阳祖兵 摄

成功放飞后,制作者带着飞艇往回走 记者 欧阳祖兵 摄
昨(29)日,由两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娃自制的飞艇成功飞上千米高空。制作者介绍,制作飞艇历时1年多,花费两万多元人民币。飞艇上天引来了沙坪坝区曾家镇上百群众前来围观,当地派出所闻讯赶到疏散群众保证安全。
第一次试飞失败
昨(29)日下午,飞艇制作者彭祥涛和胡吾将这个一人多高、2米多长的飞艇抬到了曾家镇正街97号附近的空地上准备试飞。看到这么一个庞大的“气球”,附近的小朋友纷纷拉上家长围上前来看个究竟。2时许,有些激动的彭祥涛用微微颤抖的双手开始点火。
彭、胡二人正准备抬起飞艇助跑起飞时,飞艇上掉下一个螺丝帽,引起了现场一阵慌乱。彭祥涛的母亲好不容易让周围的人群让出一条“跑道”来,助跑后飞艇飞起10米高,但飞到50米外时慢慢开始降落。胡吾见状立即赶去接飞艇,引得众人也一阵猛追。所幸飞艇安然无恙,不过胡吾的一双皮鞋也早在追飞艇过程中跑得不见踪影。
向亲朋借钱造飞艇
彭祥涛的母亲陈女士介绍,儿子从小喜欢自己动手做东西,16岁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他4年来不敢乱用一分钱,全拿来造飞艇,钱不够就向亲戚朋友借,从2005年萌发做飞艇至今,他和胡吾共投入2万多元。彭祥涛介绍,制作这个飞艇的原料十分“节约”,“油箱”是一个废旧的油壶,连接部分都用的是布条,装载机器的是不锈钢金属杆。
最初想造“广告飞艇”
第一次试飞失败后,彭胡二人分析认为是因为飞艇自重太重,于是当场拿出锯条锯去两大截不锈钢金属杆。2点46分,飞艇一飞冲天,飞上上千米高空,此时空地附近已经聚集上百名群众,他们纷纷举起手来遮住阳光看飞艇。10分钟后,飞艇在200米外降落。胡吾解释,因为遥控器的有效范围是600米,所以飞艇太高难以控制。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曾家镇派出所民警闻讯后赶到现场疏散群众保证安全,并要求飞艇停止试飞。
彭胡两人的好友余先生介绍,两人设计制作飞艇的初衷是为了给人“打广告”,但经过众位好友的分析,认为更好的选择是办一个航空俱乐部,向以学生为主的市民普及航空知识。
飞艇正式上天需办手续
国家体育总局航协委员兼重庆某航空飞行公司负责人李伟介绍,在非航线的地方,60米以上属于空管地带,飞艇要正式上天,需要很多手续。他们公司拥有一批中外专家,专门研制遥控飞艇,花了两三年时间才完成研制开发,花费不菲。相对于彭祥涛的飞艇,他觉得没有什么可比性。(记者 周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