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抢救性保护工程和防水试验突破进展 |
|
发布时间:2007-05-24 10:51:24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晚报 |
|
本报讯 (记者  纪梅)  记者23日在云冈石窟采访时了解到,目前,云冈石窟的抢救性保护工程和防水试验工程齐头并进,取得突破性进展。     23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正在维修中的云冈石窟第11窟采访。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早在1986年就因风化严重而谢绝游人参观的洞窟,搭起了几与洞窟中心塔柱高度相仿的13.3米的脚手架。云冈石窟保护中心的3名专业维修人员正在上面小心翼翼地对岩体进行灌奖巩固,并对壁画翘起部位和空鼓部位进行归位粘接,对脱落泥塑用具有可塑性的黄土泥进行加固维修。据云冈石窟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洞窟由于风化严重,造成北壁、东壁和西壁的泥塑、壁画起皮、起泡、裂缝,甚至大面积脱落。为了有效保护文物安全,他们从今年4月10日起,开始从第11窟入手对目前尚未对外开放的所有洞窟进行救护性保护。眼下第11窟的维修工作进展顺利,7月份即可对游人开放。     随后,记者前往云冈石窟第33窟,了解防水试验工程进展情况。据了解,洞窟渗水是困挠了云冈石窟近60年的最大难题,也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尽管1993年,第33窟在美国人的主持下做了山顶防渗工程,但收效甚微,洞窟渗水依旧。尤其是第33窟西部洞窟渗水十分严重,佛像因渗水已面目全非。经过云冈石窟第33窟的渗水主要来自崖头裂隙和侧面来水,眼下,维修人员正采取工程手段,对崖头裂隙进行封堵,效果十分明显。洞窟的当头渗水目前已得到基本解决和治理,侧面来水原因正在查找中。     据悉,云冈石窟两大工程完工后,洞窟泥塑脱落及顶板渗水问题,有望得到根本解决。
(本文已被浏览 379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