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变宽了,城市变靓了 市民支持禁行三轮 |
|
发布时间:2007-05-28 22:28:14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日报 |
|
    话题背景     从今年5月1日起,我市禁止机(电)动三轮车在市区三环以内行驶。原本满大街乱跑的“地老鼠”一下子少了许多,使人觉得道路变宽了,城市变靓了,堵点畅通了。对此,市民和有关部门又有何看法?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市民:     赞成“禁行令” 市民对三轮车的去留有何看法?记者近日就此在我市小西门、大西街等部分三轮车聚集的待客点进行了采访。采访中,市民普遍认为,在市区内禁止三轮车通行,对于改善我市交通环境,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打击非法营运和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市有车一族也逐渐增多,去年市民刘先生也考取了驾证,并花了5万多元买了辆新车,本以为这回上下班方便多了,可穿行于马路上的三轮车让驾驶技术还不熟练的刘先生老是捏着一把汗,生怕三轮车划着自己的爱车。他说,自己以前从来就没坐过三轮车,由于三轮车稳定系数差,而且见缝就钻,有的甚至没有办理任何手续就上了路,根本谈不上安全保障。同时他还指出,三轮车经营者一般都是低收入人群,一但发生交通事故,也根本没有赔偿能力。“禁行令”实施后,感觉路变宽敞了,开车的心情也舒畅了许多。 市区内三轮车禁行对于在华丰百货大楼工作的张女士来说还不太适应。她认为三轮车的确不安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市区内禁行是件好事,但以往每次到东关进货,手里拎着大包小袋很沉重,为了赶时间她一般都会打三轮车。她说,坐三轮车价钱便宜,来去路途上也便捷。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不选择公交车或者打的时,张女士说,打的太贵,等一趟公交至少也得5分钟,遇到上下班高峰期有时要等10多分钟。她希望在禁止三轮车市区行驶的同时,有关部门能够缩短公交车发车时间,或借鉴外地经验也建立公交专线,这样会让市民的出行更加便捷。 马师傅开出租车已经有5年多了,对于市区内禁止三轮营运他举双手赞同。他告诉记者,现在我市三轮车因疏于管理,没有牌照或者两车套用一副牌照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办理营运手续,更谈不上相关费用的缴纳。可一些市民图一时方便、实惠,往往会选择三轮车,这使得市区内跑的三轮车越来越多,出租车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对于我们正常搞营运的司机不公平。同时,多年下来,非法营运的三轮车也使国家的税收流失不少。     交警:     规范三轮车营运势在必行     在四牌楼岗区工作有2年的民警小张认为,三轮车营运切实存在很多令人担心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交通流畅和市容市貌,而且三轮车经营者交通意识差,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规范三轮车现状势在必行。小张说,大西街到东关是我市的繁华路段,其中还有旅游景点九龙壁、华严寺等,每天车流量、人流量十分大。但由于三轮车不遵守交通法规,随意掉头、闯灯,常常乱停乱放,而且三轮车外观简陋、式样不一,直接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和过往行人的安全,同时也有损我市旅游城市的形象。据他统计,以往四牌楼岗区每个红灯过往的三轮车就有二十多辆。过去,交警对三轮车的管理也确实有一定难度。原因有四,一、目前我市城区内道路并不符合城市道路建设标准,很少同时具备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盲道,在这种情况下,三轮车增加了道路通行压力;二、三轮车停放问题很难解决,乱停乱放普遍;三、三轮车营运者分散,教育、管理难以到位,加上自身交通安全素质不高,横穿马路、逆行时有发生,导致险象环生;四、三轮车运营者还有少部分是残疾人,全家人以此为生,交警也只能将其劝退。     客运:     应堵疏结合     日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仍有个别三轮车还在偷偷搞营运,为了躲避查堵,他们把行驶的路线改到小街小巷当中。据市客运办李处长分析,由于我市的城市交通发展不均衡,公共交通还难以涉及到一些城乡结合部和小街小巷,而且乘坐三轮车的价钱便宜,三轮车操作灵活,再加上不少市民安全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外地不允许跑的三轮车大量流入,造成了我市的三轮车越来越多,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和规模。我市也曾经多次下决心在市区彻底根除“顽疾”,但由于种种原因取缔行动往往不了了之。他认为,彻底根除三轮车并不是不可能的,首先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采取强硬态度进行治理,并建立一套长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快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同时,对于确属低收入的三轮车经营者,在查扣其车后,应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偿。而残疾人三轮车经营者,国家明确规定,只允许其将三轮车作为代步工具,可持证上路,有关部门可以规定并限制其行驶的区域和范围。目前,我市的做法就不错。(记者 李雪峰)
(本文已被浏览 506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