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规范各方犯难 金秀芳欲捐遗体恐难如愿 |
|
发布时间:2007-06-16 08:47:18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晚报 |
|
(记者 水复)死后无偿捐献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本是病危村姑金秀芳的大义之举。但由于目前政府围绕遗体捐献的相关法规迟迟不见出台,她的这一良好愿望遭遇意外的尴尬。记者昨天从红十字会、市医学会和市二卫校获悉:尽管他们非常赞赏金秀芳的义举,不过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纠纷,要真正操作好谁也没多大把握。     13日,本报A2版以《帮我捐出我的遗体和眼角膜》为题,就新荣区郭家窑村病危村姑金秀芳及其父母的大义之举进行了报道。如何让这位善良的农家女子了却最后心愿?记者分别采访了相关部门。     市红十字会组训赈济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他们已接到多起市民自愿捐献遗体的申请,也非常敬佩这些人的开明和善良。但因为此事涉及家属态度特别是相关公证,谁应当成为公证程序的受捐主体?相关费用由谁支付?政府至今没有出台过规范性文件。一旦操作不当或引发矛盾,就可能使好事走向相反的结果。出于种种顾虑,大同市在这方面尚未有过动作。     大同市医学会和大同市第二卫生学校负责人同样认为:从临床治疗和医学研究的角度看,大家都欢迎也迫切需要有更多的市民参与遗体和器官捐献。因为尸源和器官奇缺,除了医疗单位和医学院校要重金到外地求助,不少亟待救治的患者也常常错失康复或生还的机会。但要解决目前遗体和器官捐献面临的接收困境,政府的相关规范措施及立法工作必须跟上。
(本文已被浏览 474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