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交响奏时代和声音律纷呈唱天下大同 |
|
发布时间:2007-12-07 16:51:34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日报 |
|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这首歌曾经唱红祖国的大江南北,让一代又一代年轻朋友为之陶醉。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正是由我们所熟悉的著名词作家张枚同创作的。张枚同由此也引领了大同音乐创作的不断繁荣,在历届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活动中,大同选送的歌曲作品届届获奖,实现了“大满贯”的好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     市音协主席王为民说,1997年至今,我市参加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以来,张枚同的获奖作品数量位居第一。第一届(1997年)《矿工的妈妈》由张枚同作词、邸建友作曲,该歌曲同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届(1998年)《矿工的故事》张枚同作词、作曲。第三届(1999年)《啊!国旗国歌》黄持一、刘梅芳作词,刘玉文、刘亚平作曲。第四届(2000年)《小雨小雨,淅淅沥沥》张枚同作词、孙一鸣作曲。第五届(2003年)《胡麻花儿开》张枚同作词、孙一鸣作曲。第六届(2005年)《黄土高坡刮过好大的风》王颂作词、马爱斌作曲。第七届(2007年)《做一个好公仆》张枚同作词、孙一鸣作曲。连续多年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与以张枚同、孙一鸣为代表的词曲作家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和努力探索是分不开的。     除上述获奖者外,为我市音乐事业作出贡献的词曲作家还很多,比如老一代音乐人武艺民、李昂、樊富元、梁述中、张国财以及王为民、徐国仲、康印昌、李恒林、吴福祥、邹兴明、于洪冰、马俊清、韩瑞生、康小凡、王波、支晋中、柴京云等。他们有的德高望众,理论成就卓著;有的或潜心创作,或教书育人;有的经常在一线指挥演出;有的则同时活跃在其它艺术领域。     作曲、指挥家,市音协主席王为民多次担纲我市春节晚会音乐主创,他创作的歌曲《忘不了那一段情》被山西音像出版社出版;他参与的耍孩儿剧《琵琶声声》的音乐唱腔设计获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音乐创作金奖。大同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作曲家李恒林教授多年潜心创作,同时辅导出一批有音乐才华的学生,并经常组织举办音乐会等活动,在大同大学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同时他作曲的“云中十八拍”等许多作品受到音乐界人士的好评。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柴京云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才华是圈内公认的,他作曲的《我的家乡在塞北》由彭丽媛首唱,多名女歌唱家演唱,受到广泛好评。     此外,著名女歌唱家王凤云不仅以一曲《矿山的女人》获央视第七届青歌赛民族唱法第一名,还以原汁原味的魅力独具的二人台《走西口》唱红“晋蒙陕冀二人台电视艺术大赛”现场并夺金奖。王凤云教学之余还尝试音乐创作,由她作曲她的学生演唱的“云中十八拍”部分歌曲受到业内人士赞扬。     王为民说,到目前为止,市音协已拥有会员435人,音协下属各学会会员总人数接近2000人 ,是市文联最大的协会之一。会员们的各类音乐创作,佳作不断。各个门类的音乐创作与表演亦获奖频频。市音协还积极响应文联号召和组织,多次带领部分艺术家深入农村、学校、部队采风并进行慰问演出。其中在南郊区老窑沟村、城区四十小、驻同66075部队的“三贴近”采风活动社会反响热烈。表演艺术家柴京海、青年歌唱家曾乙、歌唱家杨彩霞、班美英、段京鹰等人的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与此同时,市音协还举办了各门类走场音乐会20余场,使我市的音乐教育和普及得到提升。     王为民说,2008年,市音协将一如继往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团结和带领全市音乐工作者为大同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市音协明年计划再创作5首歌曲作品准备参加山西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评奖活动。  
(本文已被浏览 397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