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神话难再现 明年楼市或许无大忧 |
|
发布时间:2007-12-20 18:54:49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新闻晚报 |
|
    近半年以来,关于“房价拐点“的争论愈演愈烈,而随着近期深圳、广州等个别城市房价有所松动、甚至明显下跌,“拐点论”的腰板越来越硬。居然连开发商也大谈拐点到来,比如日前,王石谈及珠三角楼市时,承认已出现拐点——这在开发商中是极其罕见、非常另类的观点。  2007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业来说,注定是不凡的一年,在GDP、CPI、人民币升值屡创新高的外部宏观背景下,在持续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内部条件下,今年二三季度不仅部分城市房价加速上扬,而且全国房价涨幅整体加大。
不妨以数据说话。2006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属于平稳增长,比如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今年以来,全国房价涨幅呈递增之势,今年一至三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累计平均上涨6.7%,其中一季度上涨5.6%,二季度上涨6.3%,三季度上涨8.2%,10月更是同比上涨9.5%,11月份再次攀高至10.5%。
上海的情况是,2006年房价只上涨4%多点,但今年二季度以来,成交量激增,房价亦快速上扬,众多楼盘的涨幅达到50%-80%。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海整个夏季楼市都如天气一样热烈,但“金九银十”却成色不足。10月和11月连续两月住宅成交量皆环比下降四分之一左右,而房价亦显露疲态,虽然除了个别楼盘如万科新里程开始小幅打折之外,房价仍在高位强撑。
那么,全国及上海楼市下阶段将走向何方?还是先分析一下政策走势。与2005年的出台“国八条”、2006年出台“国六条”相比,2007年并无全面性的重大调控措施出台,但零星的政策如土地增值税、限外政策、二手房贷款紧缩、“24号文”等倒也一件接着一件。整体而言,2007年房地产调控的重点在于落实前两年出台的诸多政策。但调控效果却不明显,不仅房价涨速加快,开发投资增速亦超过30%(2006年只有21%)。
中央对于明年的宏观调控,态度已经很明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两个事件格外值得关注,一个事件是11月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访问期间,就如何解决房地产问题谈了四点考虑,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必将加快推进,高端住宅市场也不会放手不管,18亿耕地的底线不能破,土地供应依然紧张。另一个事件是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无论是开发信贷还是个人房贷,必将会进一步紧缩。
这也就意味着,2008年房地产市场将受到更大力度的抑制,据此完全可以预测,明年中国和上海楼市很难再复制今年所创造的“房价神话”。事实上,各种政策的累积效应正快速显现,尤其是“房贷新政”更是直接抑制了市场需求,部分城市正步入一个盘整期。就全国而言,还很难断言整体都有泡沫,个别热点城市肯定有泡沫,泡沫大小与各自情况有关,比如深圳。笔者认为,全国楼市不可能出现大的拐点,更不可能崩盘,除非几个关键的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如果GDP增速大降,如果人民币停止升值,如果流动性过剩消失,如果人均收入增速明显下降等。
具体到上海,由于2005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曾经历过一波下调,所以相对珠三角,目前上海及长三角的泡沫并不明显,但鉴于今年上海房价增幅过大,接下来几个月必然再次进行调整,但下调空间不大,如果无更严厉的打压政策,则明年春夏交替之际,仍有可能重新步入上升轨道,但2008年将呈稳定发展态势。
全国楼市不可能出现大的拐点,更不可能崩盘,除非几个关键的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如果GDP增速大降,如果人民币停止升值,如果流动性过剩消失,如果人均收入增速明显下降等。
(本文已被浏览 312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