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用户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宋代沉船出水至少6万件文物重见天日
发布时间:2007-12-22 09:06:46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早报网
  八百年前沉没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代号),提前于昨天上午在广东西部的阳江东平镇岸外海域被中国打捞人员以起重工程船“华天龙”号顺利吊出水面,专家估计船上载有6万至8万件的宋代文物,也将重见天日。

  中国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最初把“南海一号”吊出水面时间订于本月24日;但气象部门预计24日至26日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担心受其影响,海上风力将由4级上升到5级、6级,同时还将出现薄雾,增加打捞工作的困难,所以改订在今天上午才起吊。

  不过昨天上午阳江海面天气良好,打捞现场总指挥部临时决定提前起吊。上午10时50分,“南海一号”的沉箱浮出水面,经工作人员检查后,又下沉到2米线下的半潜驳船上平移,再放到半潜驳船上吊装的六个柱子上。

  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对古代沉船进行整船打捞,对于整理和发掘古代中国海洋文明的考古意义深远。

  考古学家认为,长30.4米、宽10米、高4.5米、木质船体的“南海一号”,是在八百年前的南宋时期满载瓷器等中国货物,航行至距里阳江海岸线20海里时突然沉没,原因不详。专家估计,南中国海海底有2000艘沉船,由于这是在中国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所以该艘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

可称为“海上敦煌”

  当局估计沉船出水时,整艘船加上海水的重量达5000吨,因而出动造价近7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亿4000万新元)、亚洲最大的超大型起重船“华天龙号”进行打捞,整个打捞工程耗资1亿5000万元(3000万新元)。

  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负责人、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认为,“南海一号”是迄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文物总数超过敦煌莫高窟5万至6万件的数量,因此“南海一号”可称为“海上敦煌”。

 (本文已被浏览 369 次)
 发布人:bigfish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大同网通公司组建成宽带专家组提升服务水平
下篇文章:台当局回应赖斯“入联公投”势在必行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新大同网友情提示:您好像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大同经济风云人物颁...
     看,大同要变样了
     东方罗马杯第二... 
     你的投票影响大同经...
     耿彦波御河西路现场...
     大同,好一座尊老敬...
     华夏第一凤壁诞生大...
     岩松:看日本报道中...
     DTTV第二届大同...
     华林新天地盛大开业 ...
     农村巨变展新颜——...
     我市召开动员会部署...
     大同大爱再暖四川同...
     控烟专家综合督导“...
     “慈爱阳光”照亮求...
     新拓改道路交通... 
     热源供热量不足 居...
     多部门联合 我... 
     姚明庆幸腹股沟伤势...
     王志就任丽江副市长 ...
    关于我们   大同聊吧   友情链接   留言   TOP
    版权所有:新大同网  http://www.sxdt.com.cn/       
    客服1:新大同网真诚为您服务。   客服2:谢谢。      晋ICP备06005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