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用户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我市初步建起社会救助体系惠及七分之一人口
发布时间:2008-03-20 11:52:50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晚报
    (记者 宋芳) 日前,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主要内容,覆盖城乡以及特困人口、灾民群众、五保对象、流浪乞讨人员、孤残儿童、优抚对象等占全市人口七分之一、近50万人切身利益的社会救助体系。
   据了解,我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72614户、175369人,农村低保对象43294户、67816人。为了切实保障民生、维护民利,2007年以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支持下,创新工作,突出重点,逐步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
    在城市低保工作方面,市民政部门加强动态管理,实行按季审核,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即退。2007年上级财政共下拨我市低保金1.9695亿元,市级投入1010万元,保证了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去年我市新进城市低保对象1.4万人,清退对象1.7万人。
    在农村低保工作方面,市政府于去年召开了全市农村低保排查摸底动员会,为进一步健全规范农村低保制度奠定了基础。从2007年11月1日起,我市农村低保对象的年人均补助水平也由360元提高到432元。  
    在城乡医疗救助方面,2007年市政府出台了《大同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并在《大同日报》上全文公布,使我市的11个县区全部纳入全省城市医疗救助试点范围,全市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公开化、制度化。同时我市9个农业县区也全部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试点范围。全年我市共救助低保对象患者1099人,人均救助2625元。
    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在我市也得到落实。全市17140户、18343名农村五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从2007年11月1日起,省财政对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至1200元。全市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9%。
    在自然灾害救助方面,全市9个农业县区都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天镇、阳高、广灵三个县建起救灾物资储备库,市储备库也完成改造任务。2007年全市共下拨救灾款2710万元,131万遭受严重旱灾的农民冬春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在优待抚恤政策落实方面,2007年全市下拨优抚事业费1350万元、老党员生活补助金126.56万元。为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我市确定解放军322医院为我市重点优抚对象定点医院,签订了减免、优惠部分医疗费用的协议。
    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和确保政策落实,2007年我市年保障资金达到近3亿元,保障了近50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本文已被浏览 299 次)
 发布人:admin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市园林局环境整治力度大 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下篇文章:市慈善总会将开展9项救助活动 孙辅智出席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新大同网友情提示:您好像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大同经济风云人物颁...
     看,大同要变样了
     东方罗马杯第二... 
     你的投票影响大同经...
     耿彦波御河西路现场...
     大同,好一座尊老敬...
     华夏第一凤壁诞生大...
     岩松:看日本报道中...
     DTTV第二届大同...
     华林新天地盛大开业 ...
     农村巨变展新颜——...
     我市召开动员会部署...
     大同大爱再暖四川同...
     控烟专家综合督导“...
     “慈爱阳光”照亮求...
     新拓改道路交通... 
     热源供热量不足 居...
     多部门联合 我... 
     姚明庆幸腹股沟伤势...
     王志就任丽江副市长 ...
    关于我们   大同聊吧   友情链接   留言   TOP
    版权所有:新大同网  http://www.sxdt.com.cn/       
    客服1:新大同网真诚为您服务。   客服2:谢谢。      晋ICP备06005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