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绿化 也需关爱 |
|
发布时间:2008-04-24 10:48:20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晚报 |
|
   微风轻拂,芳草如茵,又是一年春草绿,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常年置身于钢筋水泥之中的城市居民,此时更能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然而,近期有不少市民向本报热线反映,称自己所在小区根本看不到鲜活的绿色,小区内没有一块绿地,没有一棵树,满眼灰蒙蒙的水泥地和浅红色的砖墙。也有的市民反映,自己小区内已有的绿地,却因种种原因“奄奄一息”、面目全非,令人痛心。还有居民反映,小区内绿地本就“缺斤少两”,但植被不断被大量“蚕食”。他们呼吁:小区绿化这样最贴近老百姓的问题,急需全社会共同关爱。     记者在几日的走访中发现,我市居民小区内绿化状况不容乐观。在一些新建小区或者正规物业管理的小区内,因为有严格的物业绿化管理协议,绿地养护得较好,而采取自治或其他方式管理小区的,大多无合同约束,小区管理极不规范,绿地破坏严重。特别是旧小区,或者是敞开式小区,小区内违章建筑泛滥,更是鲜见绿地。     4月16日下午,在向阳里煤气小区院内记者看到,一些居民将绿地当成自己的“储藏室”,堆放大量杂物,绿地上杂草丛生、垃圾满地,还有的一楼住户,私自“窗改门”,将原来窗下的绿地硬化成道路,导致绿地面积严重缩小。     振华街小区内,一些小商贩居然把摊位摆在了小区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内,绿化带被长期“蹂躏”,已变成了“癞子头”。楼间空地上,本来以前有一些杂草作为天然植被,可现在一些地方被铲除、铺土,小至自行车、摩托车,大至小汽车,全一股脑儿停在上面,上面被碾压得伤痕累累,有的甚至干脆铺砖硬化,方便车子出入。     振兴街小区居民徐先生说,以前楼间空地上有些杂草,被毁了,铺上土后,也不绿化,车辗人踩,一刮风就起土,吹得满屋都是,真盼望能尽快绿化。他还说,小区内原来有一小公园,有树、有草地、有凉亭,还有花坛,是居民们的一个好去处。可后来被占去一部分。盖了楼房,剩下的一部分也没人管护,居民们在绿地上锻炼,连蹦带跳的孩子在绿地上踢球、翻滚,人们的身体健康了,绿地却在他们的脚下枯萎死亡。现在别说草了,连剩下的树也是“缺胳膊短腿”。     对此,该小区一位物管人员说,绿化要靠居民“自治”,因为经费问题,根本无力更换花草,进行精心养护。他说,按照有关规定,居民住宅区绿化面积应不少于住宅面积的30%。但在我市,又有几个小区能达到这个标准,而且按规定,小区绿化不仅要有树有草,而且花草树木还需合理配置。但开发商在开发时,为节约成本,常常偷工减料,甚至挤占绿地面积建房子。而建成的绿地其养护每年也需一大笔费用。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城市绿化不容任何人、任何单位破坏,它同样包括小区内的绿地植被。同时还规定,如果发现任何擅自破坏小区公共绿地的行为,业主都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但据了解,目前还没有规定由哪一个部门具体负责管理住宅小区的绿化。房管部门一位工作人员称,小区绿化根本未纳入其职权管理范围,原则上应由小区物业进行管理。可见,小区绿化的有效管理仍呈空白,这也许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
                         本报记者 杨海峰 
(本文已被浏览 314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