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 保护古城 |
|
发布时间:2008-05-07 15:51:23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日报 |
|
5月3日是“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闲适愉悦中时,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耿彦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安大钧,市委常委、大同军分区政委董其高与我市部分专家、学者一起,筹划成立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事宜。 上午8时30分,耿彦波与安大钧、董其高准时来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室,一一问候陆续到来的专家、学者。大家刚落座,便兴奋地谈论起眼下正在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安大钧首先向专家、学者说明召集大家前来的意图。他说,在座各位曾经参与了我市古城保护决议和古城保护条例的制定工作。在当前古城保护工作全面实施的过程中,正需要各位专家、学者发挥特长和优势,我们决定成立一个研究会,开展有关古城保护和修复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供参考。 “成立这样的研究会很有必要”,耿彦波接过安大钧的话题说,在破坏严重、史料缺失的情况下进行古城的保护和修复,遇到的矛盾和困惑非常多,需要深入研究。他向大家展示了两本有关敦煌和洛阳古城的文献资料后指出,我们也很需要诸如此类的史料和图片。大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朝代特征明显,有大量的北魏、辽金、明清文化遗址,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各位专家、学者对大同的历史研究都是很有建树的,大家要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秉承对历史负责、科学严谨的态度再做更精细、更透彻的研究、考证,为古城保护和修复提供更多的研究成果。 耿彦波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地方志专家要子瑾对成立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应确定的指导思想、保护目标、基本原则、功能结构、意义等提出自己的观点。文史学家殷宪认为,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是应时而生、应运而生,它的成立将对古城的设计、考古、建设等工作起到重要作用,提供更多服务。致力于古民居研究的赵佃玺提出,成立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应制定一个进度,分工要明确,人员配置要合理。文史学家力高才对古城文化研究的协调和认定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古建筑专家张 对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的名称、宗旨、性质等提出具体、详细的意见。 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耿彦波总结说,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一定要务实,以便为古城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操作层面的依据。研究会要从人文历史、建筑资料、考古、民间工艺、传统饮食、民风民俗、民间作坊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达到提供成果、提供资料、提供实录、提供图片、提供信息,服务于名城保护与修复、服务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服务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做好名城保护大文章、大品牌,做强文化旅游大产业。 对于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成立的具体任务,安大钧提出要以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古遗址的发掘,历史文物的搜集等为主,为古城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的依据。同时,继续参与古城保护决议和古城保护条例的修订工作,促进大同旅游业的大发展、文化事业的大繁荣。 
(本文已被浏览 426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