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用户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新网:大同一大厦“拆还是不拆”引出议论
发布时间:2008-06-01 23:18:43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中新山西网
今年3月,大同市政府一则《关于清理整顿古城保护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紧急通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古城往日的宁静。通告要求,在古城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在建项目,一律停止施工,建筑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的一律停止装修。一纸令下,大同市区所有在建项目全部停工。4月下旬,大同市政府又下发了《关于华严寺、善化寺、关帝庙、文庙、乾楼段城墙周边环境整治拆迁征地的通告》,清理整治违章建筑的风暴席卷了这座塞外名城。一时间,有关古城如何保护和开发成了当地老百姓议论最多的话题。

  “拆”还是“不拆”?

  5月20日,在“拆”与“不拆”传闻中深受煎熬的大同市宇鑫大厦的业主们,终于看到自己购买的住宅工程项目复工了。售楼中心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两个月后即可交工。

  宇鑫大厦位于大同市雁同西路,于2005年10月15日批准立项,2006年8月份施工,同时开盘发售,规划许可建1幢26层商住楼。大同市宇鑫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宇鑫公司)与业主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该楼于2007年10月31日交工。由于开发商未如期完工,业主们迟迟没拿到钥匙。“2008年5月7日,有的业主接到宇鑫公司售楼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政府可能要拆这栋楼,让我们心理有所准备。”5月11日,有业主对记者说。

  听说要拆楼,业主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宇鑫大厦的300多户业主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业主们纷纷到售楼中心核实拆楼消息的准确性。“政府只是说可能要拆,理由是保护古城墙,但还没下达红头文件,拆不拆还没有最终确定。”售楼中心的工作人员解释。因为没有听到明确答复,业主们陷入不安中。

  5月12日上午,大同市房产管理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政府有拆宇鑫大厦的意向。但拆与不拆,大同市政府仍在商榷。

  而大同市规划管理局法制科一姓贺的科长只说了句“该楼存在违规现象”,之后便拒绝了记者的采访。“作为开发公司,我们积极响应政府恢复古城面貌的号召。拆,我们同意,不拆当然更好。”宇鑫公司总经理郭少春对记者说。

  5月11日,记者看到,宇鑫大厦主体工程已完工,其背后十多米远,是被截断的瓮城墙。

  文化名城创品牌

  实际上,宇鑫大厦之所以传出要拆的消息,与大同市政府新任领导班子的一项决策相关。今年2月,耿彦波调任大同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其履新不久,大同市政府即确定了在城市建设中要采取“一轴双城、分开发展”的思路,即以御河为轴,对河西的古城进行整体恢复性保护,对河东的新区进行现代化建设,让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来拉动当地经济。

  1982年,大同市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又以坚实的经济基础入选国务院公布的13座较大城市之列。然而,如今的大同已辉煌不再,当地人形容大同城市形象时,调侃说:“污水基本靠蒸发,垃圾基本靠风刮,游商基本没人抓,市容基本无人夸。”“为全面保护大同市历史文化名城,恢复大同古城传统风貌”,大同市规划管理局首先发出了《关于清理整顿古城保护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紧急通告》:凡在古城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在建项目,一律停止施工,建筑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的一律停止装修,按照市政府审定的大同古城保护方案进行清理整顿。大同古城保护范围为:北至操场城东西街、南至南关东西街和新胜东街、东至御河南北路、西至新建南北路。紧接着大同市房产管理局也发布紧急通知。通知规定,凡属上述保护范围内的住宅开发项目,从即日起停止商品房预售、销售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未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以及违反规划许可规定内容的建设项目,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30日内自行无偿拆除;凡未按本通告要求,拒不停止施工和拒不自行拆除的,将依法强制执行……”大同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拆的味道。当地百姓从未见过政府为了保护古城,会有如此大的动作。有人质疑,有人不解,也有人拍手叫好。

  因与古城风貌不协调,古城保护范围内的许多在建高层建筑是拆是留困惑着大同市政府决策层。

  传统与现代博弈

  恢复大同古城面貌,其中包括重建周长4公里的古城墙,是耿彦波在大同城建方面的一个大手笔。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的大同古城的古城墙,是明代在北魏平城的遗址上增筑而成。其墙体以“三合土”夯填,墙表包以城砖,城墙高约14米,最宽处约为16.6米。由于其气势威武、造型独特,曾被人们称为“凤凰城”。现存城墙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城墙周边是密密麻麻的民居。若想把支离破碎的古城墙连接起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一座城市并不只有历史的遗迹,如何让群众的现代生活与历史文明和谐统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建设又如何协调?

  有专家提议,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是一种“建设性”保护,应与现代城市的发展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提高城市品位。许多城市都较好地处理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如绍兴市将8.32平方公里的绍兴古城进行整体保护,在古城区内的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新建筑必须与古城风貌协调,允许古城居民在保持旧居外观的前提下进行室内生活设施现代化改造。同时将古城内的企业、机关迁移到新城区发展,缓解古城保护压力。二是科学规划。在严格执行城市规划的同时,妥善处理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如河南洛阳市在旧城改造时无意发现了东周古墓,为了既不影响市政建设,又能更好地保护古迹,他们在地面建成中州广场,在地下建成历史遗迹博物馆,使中州广场成为一座集休闲、文物观光、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文化广场。三是合理开发。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等三产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西安等一批城市走文化旅游发展之路,形成了名城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双赢”的局面。

  4月下旬,大同市政府又下发了《关于华严寺、善化寺、关帝庙、文庙、乾楼段城墙周边环境整治拆迁征地的通告》,大同市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保护古城工程。

  5月11日,记者在大同市小南门善化寺附近看到,40多名农民工正在明代古城墙上清理浮土。参与修复古城墙的施工队伍也已经在善化寺南门“安营扎寨”,施工机械和人员已经进场。

  大同市文物局相关人员也表示,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恢复古城历史风貌,形成大同独有的文化魅力和城市个性。“有些做法,现在看起来似乎让人难以理解,若从长远看,这是一笔大账,保护古城不是建设现代化的障碍,而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只有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化培育经济、经济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发展得到充分体现。”一政府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来源:三晋都市报;本报记者何玉梅)
 
【编辑:韩晓飞】 
中新山西网
 (本文已被浏览 542 次)
 发布人:admin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大型趣味体育活动—“城市之间”今天登陆大同
下篇文章:4月份大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突破10%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新大同网友情提示:您好像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大同经济风云人物颁...
     看,大同要变样了
     东方罗马杯第二... 
     你的投票影响大同经...
     耿彦波御河西路现场...
     大同,好一座尊老敬...
     华夏第一凤壁诞生大...
     岩松:看日本报道中...
     DTTV第二届大同...
     华林新天地盛大开业 ...
     农村巨变展新颜——...
     我市召开动员会部署...
     大同大爱再暖四川同...
     控烟专家综合督导“...
     “慈爱阳光”照亮求...
     新拓改道路交通... 
     热源供热量不足 居...
     多部门联合 我... 
     姚明庆幸腹股沟伤势...
     王志就任丽江副市长 ...
    关于我们   大同聊吧   友情链接   留言   TOP
    版权所有:新大同网  http://www.sxdt.com.cn/       
    客服1:新大同网真诚为您服务。   客服2:谢谢。      晋ICP备06005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