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将缩短中国赶超美国的时间 |
|
发布时间:2008-09-29 10:47:35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证券市场 |
|
9月25日,应FT中文网的邀请,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赴天津参加今年达沃斯论坛前,在北京接受了《红周刊》的专访。拉赫曼用他独到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他眼中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奥运后中国经济形势。
看清危机还需一年时间 
《红周刊》:您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对于华尔街的打击是致命的吗?会否伤及美国经济的内核? 
拉赫曼:是的,问题很严重,但我们还不确定其严重程度。这次危机极其复杂,人们发现了一些此前没有想过的问题。美国经济将会经历一次严峻挑战,可能会比1929年的经济危机还严重。但美国在那次危机中学到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因此这次可能会以更好的方式来应对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的一个特点是,此前引发危机的因素一直在带给我们惊喜。银行发明了一些金融衍生类产品,它们太复杂了,复杂到连银行从业者都不能完全理解的地步,所以当一切开始后,结果就变得不那么可预见。但我认为,美国经济在经历一段困难时期后会重整旗鼓。 
《红周刊》:但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说,这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啊! 
拉赫曼:格林斯潘的言下之意是现在的状况比“1929年大萧条”还要糟糕,但我不这样认为。回过头看1929年那场危机,当时最大的灾难是大量的失业,美国有1/3的人找不到工作,而这次则不会造成这样大的影响。 
《红周刊》:因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会在危机的过程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拉赫曼:是的,他们现在正在这样做。比起上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保守的做法,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非常具有革命性。但同时,华尔街在自由时期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这种类似于证明的遗产赋予了华尔街摆脱管束的能力,这意味着他们不可能被管控很长时间。 
《红周刊》:您认为危机最困难的时刻是否已经过去? 
拉赫曼:还不确定,希望大部分危机已经过去。但相信很多方面还会突然出现很多我们此前毫不知情的问题,我们还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来判断危机是否结束。 
《红周刊》:这场危机会改变世界经济秩序吗? 
拉赫曼:长期来说,更根本的改变经济秩序的是中国、还有印度等经济实体的崛起,他们的制造业等发展迅速。但华尔街发生的危机是这一变化在加速的一个征兆。 
《红周刊》:中国应该从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中吸取什么教训? 
拉赫曼:首先是不要搞一些自己都不懂的太复杂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其次应更多地关注投资银行等的状况,因为在英美,人们往往做出一些草率的、不够谨慎的投资,因为人性决定了不会轻易停止获取利润。我觉得应该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手段并使投资透明化。 
《红周刊》:导致像雷曼兄弟这样的大型投行破产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拉赫曼:信用危机是雷曼破产的元凶,从更大的方面说还有美国的住房市场问题。首先是国外的各种资产的危机,其次才是美国国内的问题。 
(本文已被浏览 335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