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入微安排行程 知冷知热胜似亲人 雷锋的哥让离同50载老夫妻感动 |
|
发布时间:2008-10-13 09:01:29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晚报 |
|
本报讯 (记者 纪梅) “两年前,我儿子在大同曾得到过永安雷锋车队苟兴权师傅的帮助;如今,我们重回故乡,近距离感受到了苟师傅的服务,很贴心,像亲人。”12日,离同50载的于世臣、任耐梅老夫妇,在坐了一回雷锋车后,对苟兴权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12日下午,68岁的于世臣、69岁的任耐梅,在离开大同前夕来到了本报编辑部,向记者讲起了他们与雷锋的哥苟兴权的缘分。 干了一辈子航天事业的于世臣、任耐梅夫妇告诉记者,任耐梅从大同铁小毕业,于世臣随在山阴县北周庄火车站工作的父亲长大,1958年,他们双双被保送至航天运载研究院学习,并一直从事航天研究,直至退休。由于工作关系,50年来一直未回过北周庄,当他们将自己要到北周庄探望的想法告诉在上海供职的儿子时,两年前因出差坐过苟师傅车的儿子,却让他们绕道大同去找雷锋的哥,并说老俩口坐他的车去北周庄,这样他才放心。 于世臣、任耐梅夫妇告诉记者,9日上午,儿子与苟兴权取得了联系,并告诉了他们的行程。11日下午2时30分,当他们舍近求远来到大同火车站时,苟师傅已满面笑容地等在了车站门口,并安排他们住进了旅馆。临行前,主动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小灵通,方便他们与儿子联系。12日一早,苟兴权师傅请他们品尝了大同的刀削面,在去山阴县北周庄100多公里的路途中,苟兴权向他们介绍了大同几十年来发生的变化,在回同的路上,苟兴权还让他们参观了云冈石窟。回到大同后,苟兴权专门托人为他们购买了回程的卧铺票,还带他们选购了大同的土特产,领他们品尝了大同的粗粮土饭。 于世臣、任耐梅夫妇称,此次的故乡之行非常愉快,苟兴权像亲人一样为他们十分周到地安排了整个行程,让他们能够了却多年来的一个夙愿。从苟兴权的一言一行中,他们看到了一个热爱家乡的大同人的高尚情怀,大同的形象,很受教育和震撼。
(本文已被浏览 306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