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农科工程惠及千村万户 全市农民人均增收三百多元 |
|
发布时间:2006-11-15 11:21:53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晚报 |
|
    (记者 孙向阳)今年以来,我市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生产发展的目标,实施了农业科技八大工程,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多元。     八大工程:一是农作物优种工程。今年,全市农作物良种供种率达90%,玉米良种包衣率达98%,并引进推广了30多个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同时对玉米、油料、小杂粮、瓜菜等13种农作物308个品种进行了区试。二是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今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示范面积达65万亩,推广少耕穴灌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提高了农作物抗旱能力。三是植保工程。全市重点开展了以防治地下害虫及禾谷类黑穗病为主的春防保苗战役和防治土蝗灾害的夏防保收战役。四是草地建设工程。全市完成种草面积近70万亩,并开展青贮玉米示范和牧草品种引种。五是畜禽良种工程。引进牛、羊品种,并完成肉牛、奶牛品种改良。六是畜禽防疫保健工程。全市免疫注射牲畜口蹄易感动物,其中牛、猪、羊免疫密度及禽流感免疫密度均达100%。七是科技入户工程。全市开展了“千名农业科技人员百日送科技下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培训农民30万人。八是农村沼气示范工程。确定了建设沼气示范户,市县农业部门逐级落实责任,确保资金、管理、宣传、技术“四到位”,有效推动全市沼气建设,使农民传统生活有了新变化。 
(本文已被浏览 376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