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蓝图描绘崭新大同 |
|
发布时间:2006-11-16 09:39:01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日报 |
|
    编者的话近日,国务院批准了《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这一喜讯传来,全市上下无不欢欣鼓舞。美好的蓝图已绘就,前进的号角已吹响。那么到底什么是总体规划?大同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是如何勾勒大同未来建设发展的蓝图?它的批准和实施将对大同人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本报将从今日起逐一为大家解读。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经过六年的编制、深化、修改和审批,近日通过国务院批准。这一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城市总体规划?新一轮总体规划有哪些主要内容?它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     城市总体规划从广义上讲,是城市建设的总纲,是城市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从狭义上讲,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城市性质、人口用地规模、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基础设施、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协调远期与近期建设的关系。可以说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原则的纲。期限一般为二十年。     总体规划的重要作用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它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决策依据和重要手段。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正是大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大同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重振北方重镇雄风的大发展时期,牢固确立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性、先导性作用。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对于保证大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重要。城市总体规划还是政府调控的重要手段,是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市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总规的批准对于正确处理我市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需求和可能的关系、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风貌保护的关系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中的大同未来     新一轮规划对大同进行了重新定位,即大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能源城市,山西省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这一定位给大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主城区人口规模到2010年控制在105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101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13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7平方公里。 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城镇空间布局将形成由主城区、区域中心城镇、县域中心城镇、一般建制镇和工矿点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      科学划定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四个行政辖区及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同县的周士庄镇、倍家皂镇、党留庄乡,总面积约为2357平方公里。主城区规划范围东至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含开发区)、西至马武山边、北至北环路、南至开源街及城市快速路,规划建设用地127.57平方公里。     确立和谐的城市布局。本次规划确定了大同主城区“一主两副,扇形组团”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即以城区为核心,以御东区和口泉区为侧翼,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区组团,每个组团规模适度、功能特点不同,共同构成大同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刘 慧)
(本文已被浏览 569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