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区今年农建又有新特色 |
|
发布时间:2006-11-17 14:23:48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日报 |
|
    南郊区今年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呈现出力度大、投入多、动手早、行动快、效果好五大特色。截至目前,全区完成各类农建工程586处,完成工程量712万立方米,已完成总任务量的95%。     该区曾连续3年夺得全省农建“禹王”杯。在今年的农建工作中,全区上下坚持创一流、建精品,做到了氛围不淡、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措施不软。区主要领导深入一线督促农建工程建设。区督查组定期在农建第一线督查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坐镇指挥,分管领导全身心投入。区、乡两级不断创新投入机制,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和社会力量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今年,全区农建总投入达7879万元。其中水泊寺乡御宝绿色奶牛养殖园区、王家园奶牛养殖园区、西韩岭乡北村西瓜大棚都是由农民个人投资兴建的。该区本着早动员、早安排、早部署的原则,在年初的农村工作会上,就将农建工作同农业生产一同作了安排部署。9月初,区委、区政府组织农口部门负责人深入各乡镇,与各乡镇领导共同调查研究,确定了今年农建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工程。9月25日,该区提前召开了动员会,一些受秋收影响不大的工程及早开工。特别是高山镇焦山寺生态旅游后续工程,几乎常年坚持干。全区动员会后,各乡镇措施得力,行动迅速,各项农建重点工程一天一个变化。西韩岭乡在国庆节前就集中力量大搞万亩农业开发工程,修路、挖坑、打埂,工程干得一天比一天漂亮。工程建设中,该区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注重实际效益,力争把每一项重点工程都建成精品工程、效益工程和民心工程,收到显著成效。 (鲁向英 赵吉忠 马振华)
(本文已被浏览 470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