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生态农建南郊现场会暨总结表彰会召开 |
|
发布时间:2006-11-19 13:23:13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日报 |
|
    (记者 赵天清)全市生态农建南郊现场会暨总结表彰大会11月17日召开。会议提出,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加大力度,再谱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篇章。     市委书记郭良孝,市委副书记、市长丰立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及时,副市长郝月生,市政协副主席徐世立出席会议。     入秋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为出发点,以发展新水地、改善恢复旧水地、建设节水田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依托重点项目,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多方增加投入,广泛发动群众,全市生态农建工作呈现出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的可喜局面。全市已完成新打井537眼,新增水地面积6.3万亩,恢复改善水地面积10万亩,完成节水面积10万亩,水地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生态建设按照高起点布局、全方位治理的格局,确立了果林进沟、缓坡种灌、牧草打底的模式,山、水、田、林、路、沟、坡、垣、峁、梁综合治理,完成50万亩,实现了新突破。     丰立祥在会上发表讲话,对全市生态农建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农业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以高昂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推动全市生态农建工作深入开展。丰立祥指出,要明确任务,把握重点,以生态农建为把手,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紧紧围绕水利建设这个核心,实现水资源的安全可持续利用,把新增水地、恢复改善水地、建设节水田作为生态农建的重头戏来抓,以新的理念、新的举措、新的成绩,推进生态农建的蓬勃开展。     丰立祥强调,生态农建必须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要站在支撑和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展开生态农建,使生态农建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农业县区要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树立大同农业的有机、绿色、生态品牌,通过项目建设,调整结构,带动产业化发展,做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就业增加、后劲增强,不断提升生产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效益,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经济支撑。     丰立祥指出,抓好生态农建必须建立健全各项体制,优化运行机制,把握住资金投入、工程建设和设施管理三个环节,以开放的思维创新思路,以扎实的作风推动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工作力度到位,自觉把生态农建作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确保生态农建工作取得实效。要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认真细致做好今冬明春农业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搞好农村干部和农民的培训学习,认真细致展开农村沼气示范推广,关注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郝月生在讲话中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全市生态农建取得的经验。他指出,要把生态农建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来抓,在建设规划、工程布局、发展模式、投入机制、组织运行等方面,创新发展思路,科学地实施好“244”工程建设,确保全市农民一人一亩保浇地目标如期完成,实现人水和谐。     与会人员参观了南郊生态农建工程点。大会对生态农建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本文已被浏览 372 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