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用户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四个推进”
发布时间:2007-01-23 09:24:05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大同日报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7年我市新农村建设要以“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加快“四个推进”。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把握我市农业和农村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新农村建设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而作出的新的部署。
    2006年,我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全面铺开;“两区”开发启动实施,总投资224亿元的46个项目被列为全省重点项目,一批项目已开工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90户,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7.4%;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加快;全年实现了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双增10%的目标。但是,我市仍面临着农业基础脆弱、农村经济落后、农民增收的困难较大等问题,特别是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大。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民生、办实事、抓发展、促和谐,着力加快“四个推进”——
    一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上取得新进展。要按照特色城镇化战略的要求,把发展主导产业与建设县乡财源相结合,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进一步提高城镇的产业支撑能力。加快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人口集聚、市场活跃和产业兴旺,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同时,要坚持典型引路,加快省定85个试点村和160个重点推进村的新农村建设,完成104个试点村的规划编制工作,选择100个企业与试点村开展“百村百企结对子”活动。“村村通”、饮水解困工程和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救助制度等农村各项事业发展都要齐头并进。
    二是加快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在农民增收上取得新进展。要鼓励农民由种植业为主向种养、加工、服务等产业发展。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引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多方拓宽增收渠道,广开致富门路。
    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农业增效上取得新进展。要从政策扶持、协调服务、提供信息等方面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建立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联动机制,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并建设一批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是加快推进“两区”开发项目建设,在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取得新进展。要认真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两区”开发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在产业扶持、下放经济管理权限、税收优惠、用地支持、吸引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抓紧抓好6个县区46个重点开发项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福祉。全市上下一定要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在加快“四个推进”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新进展。
 (本文已被浏览 357 次)
 发布人:admin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我市“8·22”重特大贩运、加工、销售私盐案有新...
下篇文章:2006年全市商务工作呈现12大亮点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新大同网友情提示:您好像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大同经济风云人物颁...
     看,大同要变样了
     东方罗马杯第二... 
     你的投票影响大同经...
     耿彦波御河西路现场...
     大同,好一座尊老敬...
     华夏第一凤壁诞生大...
     岩松:看日本报道中...
     DTTV第二届大同...
     华林新天地盛大开业 ...
     农村巨变展新颜——...
     我市召开动员会部署...
     大同大爱再暖四川同...
     控烟专家综合督导“...
     “慈爱阳光”照亮求...
     新拓改道路交通... 
     热源供热量不足 居...
     多部门联合 我... 
     姚明庆幸腹股沟伤势...
     王志就任丽江副市长 ...
    关于我们   大同聊吧   友情链接   留言   TOP
    版权所有:新大同网  http://www.sxdt.com.cn/       
    客服1:新大同网真诚为您服务。   客服2:谢谢。      晋ICP备06005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