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用户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07年的中国网络媒体
发布时间:2007-12-22 08:49:10 发布人:新大同网 来源:网络
 2007年1月1日,人民网、中国网创建10周年。11月7日,新华网创建10周年。这标志着中国新闻媒体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第一波创办的网站已经走过十年。经过多年的探索、磨炼,新闻网站的能量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伴随宽带网络、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伴随多种信息发布和接收终端的出现及普及,伴随传媒业自身数字化步伐的加快,新闻网站作为数字传媒的核心平台,下一个十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面对这种形势,新闻网站多年来企盼的给予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今年终于获得突破。中央已明确要积极推进新闻网站体制改革试点,列入改革试点的新闻网站可以尝试通过多种渠道拓展资金来源,引进国有战略投资者,在确保主办单位控股的前提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公司,条件成熟时在国内上市。年内,已有媒体就某些重点新闻网站即将上市进行报道,引起了业界普遍的关注。

  实际上,各类新闻网站在内容、服务、技术、经营等领域一直在积极探讨与推进。如今年4月21日,“中国网络媒体发展论坛——全国知名网络媒体老总龙虎山论道”大型活动举办,与会的40多家网站的负责人就新闻与经营良性互动、无线增值、网媒广告经营、网络游戏等重要话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再如,1月27至28日,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在广州举行了“中国数字报业商业模式”研讨会;11月11日至13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方正集团又共同举办了“数字报纸商业模式研讨会”,这两次研讨会对可能建立的数字报收入模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注:这里所说的“数字报”,主要指基于报纸PDF格式的Flash版,又称“电子报”、“网络报”】又如,12月13日至15日大洋网在广州承办了“2007年度第四届中国城市新闻网站联盟总裁(总编)年会”,以“发展区域门户——传统媒体的新机会”为主题,就网盟成员共同关心的区域门户的契机与经验、新技术在新媒体的应用、报网互动及跨媒体经营、网络视频整合与应用等行业热点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再如12月21至23日,第二届全国电视台网站联盟年会于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40多家电视台网站的60多名网站负责人聚集一堂。成立于2006年10月的这一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全国电视台网站之间的资源共享,探索以视频合作为切入点的共赢模式。
 在2007年的重大事件和重大主题的报道中,网络媒体一如既往地发挥了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其中最具声势的报道,无疑是对中共十七大的报道。10月15日,十七大开幕当天,各网站共登载相关消息、通讯、评论等6400多条,音视频报道250多条、时长92600分钟,图片800余幅,发送手机新闻报道280多条。仅15日上午十七大开幕式报道中,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在4小时内点击量超过2.5亿次,是平时日访问量的3至4倍,其中海外浏览量5000万次。15日至20日,北京市主要商业网站十七大报道点击量已经突破3亿人次。各网站对十七大报道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动用了各种手段和表现方式,如新华网和中国移动合作创办的“十七大手机报”,在十七大期间共发行6期,发行总量高达1.5亿份,最高一期发行量突破3000万份。网络媒体的十七大报道被网民誉为:“中国互联网站为十七大召开铺上了红地毯”。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所总结的那样:“十七大网上宣传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引自蔡名照在第七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而在十七大召开前夕,网络媒体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宣传铺垫,其中“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网络作品大赛最具规模。这项活动由全国188家获得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首次联合主办。从8月3日至9月20日共征集到6万余件作品,包括文字、图片、DV、Flash四类。经过初评和定评,共评选出60件金、银、铜奖作品和160件优秀奖作品。广大网民以“我建设、我见证、我记录”的个人视角,反映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快速进步。

  北京市千龙网及新浪、搜狐、网易等10家主要商业网站于5月28日推出“网上大讲堂”活动,这些网站依据各自的优势和用户特点,选择不同的主题,邀请各方面专家,以网上视频授课、文字实录以及和网民互动交流的方式,向网民在线传播内容丰富的文化知识,成为本年度内有创意且时间长影响大的网络文化建设活动。截至12月初,已经举办28期、共计330余期讲座,累计点击量突破9千万人次。

  今年还有两件跨越国界的网上互动值得特别记载:一是2月2日人民网“强国论坛走进俄罗斯”,在莫斯科邀请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就“俄中关系”主题回答网民问题。这是强国论坛首次在国外设坛进行网上视频直播并让网民参与互动。二是国际在线主办的《中日网络对话》活动,参与对话的两国嘉宾分别在北京和东京两地,并让两国网民共同参与探讨两国文化的异同及两国如何相处。这一网络对话方式在年内实现了固定化,以不同的话题每一季度(春、夏、秋、冬)进行一次,形成了一个有效的中日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本文已被浏览 362 次)
 发布人:bigfish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读“公车”新闻有感
下篇文章:我市企业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标准提高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新大同网友情提示:您好像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大同经济风云人物颁...
     看,大同要变样了
     东方罗马杯第二... 
     你的投票影响大同经...
     耿彦波御河西路现场...
     大同,好一座尊老敬...
     华夏第一凤壁诞生大...
     岩松:看日本报道中...
     DTTV第二届大同...
     华林新天地盛大开业 ...
     农村巨变展新颜——...
     我市召开动员会部署...
     大同大爱再暖四川同...
     控烟专家综合督导“...
     “慈爱阳光”照亮求...
     新拓改道路交通... 
     热源供热量不足 居...
     多部门联合 我... 
     姚明庆幸腹股沟伤势...
     王志就任丽江副市长 ...
    关于我们   大同聊吧   友情链接   留言   TOP
    版权所有:新大同网  http://www.sxdt.com.cn/       
    客服1:新大同网真诚为您服务。   客服2:谢谢。      晋ICP备06005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