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期待漂亮转身 |
|
作者: 出处:大同晚报 更新时间: 2006年11月25日 |
《大同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是建国以来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第一次经过国务院正式批复。首次大规模修编城市发展规划,而规划涵盖范围之广,改革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面对效果图和沙盘模型记者心潮澎湃,因为一个美丽现代的大同呼之欲出;数年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投资观光者为这座城市心驰和神往,因为一个蓬勃开放的大同正跃然眼前! 《规划》确定了大同主城区“一主两副,扇形组团”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即以城区为核心,以御东区和口泉区为侧翼,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区组团,每个组团规模适度、功能特点不同,共同构成大同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按照城市发展新格局,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发展新城,鼓励和引导中心区的产业、人口和其他城市职能向新城、新的产业带转移。市域城镇体系将以主城区为发展源,沿市域中心部位的省级公路作为发展主轴,其一借助大张公路向东、东北方向重点发展大同县和阳高县;其二借助同浑公路向东、东南方向重点发展浑源县和灵丘县,其余县和建制镇围绕省道和县道均匀分布,组成辐射型的城镇网络体系。 通过市域基础设施、水资源利用、主城区道路网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为全面提高大同的综合防灾、救灾能力而制定的防灾规划,来解决因为市域城镇体系发生变化,造成市域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发展中存在不协调等困扰城市发展的问题。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促使经济建设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城市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疏解古城人口,降低古城用地密度,改善古城环境,完善古城功能,打造能源城市、晋北地区中心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专家认为,这样的定位与规划将大面积启动我市城市建设与基础建设投资热潮,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大面积拉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都将大面积受益,人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也将得到改善。而《规划》所提出的“东进”、“西联”战略,不仅要积极与大北京都市圈加强联系与交流,借助东部地区的先进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带动自身经济发展,并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市场空间;还将主动与呼、包、鄂沟通与交流,共同建设以大同为东大门的西部门户城市群体,通过转移、输出东部地区的先进观念与策略,逐渐发展成为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核心城市。 本报通过推出连续报道,展现了大同市在自身规划、新城建设以及资源分配上所要描绘的宏伟蓝图,我们和所有关注大同未来的人们一样,期待一次古老城市的漂亮转身,重新焕发自信和辉煌的光芒。
(本文已被浏览 1268 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