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用户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大同历史
作者:  出处:  更新时间: 2006年11月21日 
大同市曾为三代京都,两朝重镇,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艺术、丰富的煤炭宝藏,名载典籍,驰名中外。从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大破林胡、偻烦后在此置郡,到新中国建立前的2250年中,大同境域一直是北方各民族统治者相互吞并厮杀的战场,也是各族人民相互融合的地方。 

  398年(东晋隆安二年)北魏拓跋 自盛乐迁都平城,建宗庙,立社稷,城内有宫殿苑园、楼台亭榭、寺庙观庵上百处。当时都城魏都由皇城、京城、郭城组成。外置京畿、京甸,地方千里,人口上百万。北魏在大同建都长达97年,历经六帝七世,云冈石窟、悬空寺等重要文化遗址就是当时大同繁荣的见证。1044年(辽重熙二三年)升云州为大同府,并建西京,称陪都。1062年(辽清宁八年)建华严寺,安放辽诸帝石像铜像。1122年(辽保大二年)金兵攻占大同后,仍为西京陪都。南宋钦、徽二帝被金俘虏后,曾押往大同。金代曾大兴土木,修复云冈十寺、华严寺,重建大普恩寺(今善化寺)。 

  大同是中国北方军事重镇。其地“西界黄河,北控大漠,东连倒马、紫荆之关,南拒雁门、宁武之险”,“山环采掠,水抱桑干,长城界其北,雁塞峙其南,西眺朔漠,东瞻白登”。内外长城把整个大同紧紧包围起来。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形成许多天然关塞。历史上的参合径、勾注径、飞狐道直通内蒙古、晋南、华北各地。在军事上进有依托,守有屏障,自古为三晋之屏藩,中原之保障,是兵家必争之地。女真亡辽,蒙古灭金,皆先下大同。历代有许多名将在这里守疆戌边,29位皇帝来这里征讨巡边。北魏在此设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宁。辽金西京陪都有重兵镇宁,“非亲王不得主之”,边官多在此居住。明代作为九边重镇之首,设13卫所,标力13万,战马5万 ,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北方锁钥。 

  二千多年来长城内外出现过上千次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战争,使大同境内各族人民深受其害。一批批少数民族在大同境内定居,他们友好共处,相互影响,彼皮融合。由于长期战争的锻炼以及北方少数民族尚武精神的影响,大同人民勤劳勇敢,历代涌现出众多的英雄人物。后晋时石敬瑭割燕云16州给契丹,云州判官吴峦与大同人民一道关闭城门,坚守半年之久。明“土木之变”,明军10万人被蒙古瓦刺军杀伤大半,英宗被俘。大同人民在总兵郭登指挥下,坚守城池,并主动出南昌,在栲栳山以800骑破敌数千骑,起到屏障京师的作用。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大同人民举行义和团起义,组成四个团,上千人,开展扶清灭洋斗争。辛亥革命爆发后,大同同盟会成员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11月30日午夜举行起义,攻下总兵府,成立军政府。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同成为大同会场的主战场。大同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大同农村开辟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日斗争。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 

  1949年建大同市,属察哈尔省辖,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后,雁北十三县及大同市又划归山西管辖,为省直辖地级市。1984年辖城区、矿区、新荣区和南郊区4个区,下设28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21个乡。 

  1989年1月,成立朔州市,辖有朔城区(原朔县)、平鲁区(原平鲁县)、山阴县。1993年7月10日,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方案》,雁同合并后,新调整的行政区划为:左云县、大同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归大同市管辖;怀仁县、右玉县、应县以及原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归朔州市管辖。  

  1993年7月10日,雁北地区所辖左云、大同、阳高、天镇、浑源、广区,下辖182个乡镇、38个街道办事处。1995年,大同市辖区7个县,下辖33个镇、121个乡、37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4085.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79.88人。 
 (本文已被浏览 2013 次)
 发布人:admin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水神堂
下篇文章:大同市旅游业
  → 相关文章
大同历史建置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同历史建置沿革(中华民国)
大同历史建置沿革(清) 大同历史建置沿革(明)
大同历史建置沿革(宋、金、元)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新大同网友情提示:您好像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阅读排行
    · 大同市矿区简介
    · 大同概况视频
    · 大同宣传视频
    · 苦荞降糖茶
    · 大同历史人物6
    · 大同市阳高县
    · 大同市灵丘县
    · 大同土林风光
    · 云中大同特别推荐
    · 山西名产名吃介绍
    · 大同市城区简介
    · 大同历史
     
     
    推荐文章
    · 大同土林:黄土高原上...
    · 大同风味小吃
    · 阳高赛戏戏剧的“活化...
    · 大同鼓楼
    · 揭秘解放军兵败大同 ...
    · 云中大同特别推荐
    · 大同宣传视频
    · 应县木塔
    · 九龙壁
    · 悬空寺
    · 云冈石窟
    · 名城大同
    关于我们   大同聊吧   友情链接   留言   TOP
    版权所有:新大同网  http://www.sxdt.com.cn/       
    客服1:新大同网真诚为您服务。   客服2:谢谢。      晋ICP备06005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