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用户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外国人舌尖上的中国菜(组图)
作者:撰文/记者 卢晓菲  摄影/记者 高鹤涛  出处: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 2007年05月04日 
外国人品中菜之文化篇

  本月中旬,第101届中国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将在广州开幕。届时城中将迎来世界各地的友人。广交会也为广州的餐饮业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的平台,广州餐饮业目前正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

  通过外国人的味觉来感受“食在广州”,会是一个不错的体验。在此,记者邀请几位外国朋友开始了一段“觅食旅程”。从火锅到点心,从新派粤菜到云南小吃,外国人品中国的美食,到底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粤菜味料少 味道不平淡

  虽然不喜欢排骨,但Kimberly却乐意去尝试近来很受食客欢迎的骨头煲。


0
Kimberly Barteau:美国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留学生

  我觉得广东人做菜用的调料比较少,好像每道菜都是用那几种,但是在美国我做菜的时候,会放一大堆调味品。不过尽管调味料少,粤菜味道却不会平淡。我还发现这里的食物很多是用明炉煮的。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用烤炉煮食。我常烤制食物因为觉得会没那么油腻,而且做起来也很方便,把食物扔到烤箱里就可以去做别的事情了。当然明炉煮食速度比烤箱要来得快,做饭的时间也缩短了。

  不习惯吃排骨

  让我说出中外食物的差异很难,因为他们的差别实在太大了。如果实在要说有什么不习惯吃的食物,我会说是“排骨”。在美国我们吃“骨头”,通常指的是一整条牛肋骨或者是一只鸡腿,我们是直接用手吃的。但是在中国,骨头都被剁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上面的肉也是小小片的,还要用筷子夹起来吃,我练习了好多次才能把它夹起来,我喜欢把它叫做“肉味的骨头”,吃起来真需要技巧啊!

  烹饪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淀粉、蔬菜和肉类组合在一起才算完整的一顿饭。在美国,我们认为一块批萨或是一碟意粉都可以是一顿饭。我们确实不太喜欢吃蔬菜,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膳食并不平衡。因此,很多人会跟随减肥的潮流,仅仅吃蛋白质和蔬菜,或者根本不吃。但在中国的餐桌上却常是分好类的一碟碟菜肴,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来选择食物。

  很多中国家庭都擅长烹饪,煮好以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感觉很温馨。而我在美国的时候,煮东西通常是和朋友们在一起,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厨艺不错,所以很喜欢在朋友面前展示。但到中国一看,烹饪只是被人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很谦虚地把它完成了。

讲究食材新鲜原味


0
因为听说广东有中国最好的美味,所以Jorg决定先到华南工作

  Jorg Steinke:德国人,工程师

  我来自德国

慕尼黑,过去16年都在亚太地区工作,曾经在新西兰和日本居住过。我很喜欢旅行,来中国旅游时被这个国家吸引,因此决定留下住几年,多了解一些这里的人和文化。来之前听人说过广东有中国最好的美味,所以就决定先来华南工作。

  用餐方式不一样

  中国的饮食和德国的饮食在某些方面是类似的,德国人的饮食也很丰富,我们喜欢吃肉类、蔬菜和土豆。不过在上菜的方式上是不同的,德国人一起去餐馆吃饭,会各自点自己的食物,大家是分餐制的,食物上桌的时候就已经分好在各自的盘子里了。像中国人这样,把食物都放在一起,大家自己夹的情况不太常见。当然,在德国食物的分量也要大一些,每个人只要点一道菜就够了。在中国,可能因为大家习惯分享彼此的食物,食物的分量也较小,一顿饭是由好几道菜组成的。

  德国菜是各个地方菜系的大融合,比如炖牛肉是东部的,意粉是南部的,还有法式风格等。中国菜却有着许多的分支,各个地方菜系的差异更为明显。因此,从菜牌上就可以看出,一个类别往往包含了很多不同的菜肴。有人告诉我,中国人去餐馆吃饭的时候,甚至会跟服务员说某道菜要如何烹饪。但是在欧洲,我们通常会遵照大厨的风格,菜肴的烹饪方法都是定下来的。

最爱广东功夫茶

  个人而言,我很喜欢广东潮州的功夫茶,一壶茶就能感觉地方的文化,而慢慢地享受茶和美食,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就像德国人所说的“Gemuetlichkeit”(享受生活)。 撰文/记者 卢晓菲  摄影/记者 高鹤涛

 (本文已被浏览 1490 次)
 发布人:admin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组图)
下篇文章:重庆烤鱼的两种风情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1条评论,每页显示5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2011-06-17  Vinnie  Vinnie 的电子邮件:gmuldrow@sst.com
评:I"m impressed! You"ve managed the almost imsopsbile.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新大同网友情提示:您好像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阅读排行
    · 大同酒店预定电话
    · 大同人说大同美食
    · 压韭茄子
    · 凯鸽酒楼
    · 羊杂粉汤
    · 凉 粉
    · 全国50多家“小肥羊...
    · 春节九大必食食品
    · 大同五洲大酒店
    · 三六九粗粮馆
    · 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
    · 广东省各地春节风俗
     
     
    推荐文章
    · 羊杂粉汤
    · 重庆烤鱼的两种风情
    · 外国人舌尖上的中国菜(...
    · 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
    · 年夜饭怎么吃 大师来...
    · 压韭茄子
    · 应州牛腰
    · 羊杂粉汤
    · 大同风味小吃
    · 各地春节“第一餐”
    · 春节九大必食食品
    · 全国105座城市特色...
    关于我们   大同聊吧   友情链接   留言   TOP
    版权所有:新大同网  http://www.sxdt.com.cn/       
    客服1:新大同网真诚为您服务。   客服2:谢谢。      晋ICP备06005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