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用户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大同历史人物3
作者:  出处:大同市人民政府办  更新时间: 2007年01月01日 
骑射美男独孤信 
    独孤信(公元502年-557年)本名如愿,北周时期云中(今大同)人,史称"美容仪,善骑射"。少年时代喜爱修饰,讲究穿戴,故在军营之中享有"独孤郎"之美称。
    初投葛荣帐下为将,后投北魏,曾经单枪匹马生擒渔阳王袁肆周。因屡立战功,先后历任别将、员外散骑侍郎、新野郡守、荆州防城大都督、武卫将军、浮阳郡长、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军事兼尚书右仆射、荆州刺史、车骑大将军、河内郡公、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加授太子太保、大司马、柱国大将军。隋文帝即位后,赠太师、上柱国、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封赵国公,邑一万户,谥日景。
    独孤信风度翩翩,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之时,他镇守陇右之地,史称"及信在州,事无拥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附者数万家。""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由于他执政期间惠政颇多,因此,很受百姓爱戴。
    独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职。其女:长女为周明敬后;四女为元贞皇后;七女为隋文帝皇后。



    天兴皇帝刘武周
    刘武周,隋末著名将领,雁门马邑人。祖籍河北省瀛州景城县,父亲迁居马邑后生刘武周。
    刘武周自幼喜爱武术,专好结交绿林英雄豪杰。最初投洛阳太仆杨义臣帐下,后来加入隋炀帝的征东部队。在东征高丽(朝鲜)战役中立过军功,升为建军校尉。以后回到马邑军府中担当校尉,负责训练兵士。
    大业十三年,刘武周在家中召集众位豪杰商议推翻隋朝之事,作好了起义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遂后,刘武周率领众人冲入太守衙门,乘太守王仁恭不备,将他杀死,又将王仁恭的人头游街示众。与此同时,下令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号召附近各县人民起义,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万人以上,众人推举刘武周为马邑太守。同年三月,破楼烦,取汾阳宫、大同等地,刘武周遂称皇帝,年号天兴,妻沮氏为皇后,杨优念为宰相,妹夫苑君璋为内史,宋金刚为宋王。正如《旧唐书》及《通鉴》记载:"武周自称太守,遣使附于突厥及隋雁门郡丞陈孝意。虎贲峙王智将合兵讨之,围其桑乾镇。会突厥大至,与武周共击隋将智辩,隋师败绩。陈孝意奔还雁门,部将杀之,以城降于武周。于是,武周袭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获隋宫人以赂突厥。始毕可汗以马报之,兵威益振,乃攻陷定襄,复归于马邑。突厥立武周为定杨可汗,因僭称皇帝,以妻沮氏为皇后,建元天兴。"
    天兴三年,刘武周率军攻克榆次、介休、太原、临汾、夏县、蒲州等地,占领了整个山西。后来因军粮缺乏,刘武周军队被李世民率军打败,放弃了太原,和宋金刚北上时被突厥杀死。刘武周率众起义,能够在两三年之内迅速发展到山西全境,说明他在当时深得民心。在推翻腐朽、残暴的隋炀帝政权之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万古门神尉迟恭
    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朔县)人,骁勇善战。最初投到刘武周部下为偏将,后来刘武周、宋金刚败走,尉迟恭困在介休城内,孤城难保,就和张万岁、寻相等将领率旧兵八千人归降李世民。归唐以后,曾打败王世充、窦建德和刘黑闼的起义军,官封右府参军。在李世民兄弟争权的"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屡立战功,赐爵鄂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同时封"一千三百户候"
    显庆三年尉迟恭病逝,终年74岁。唐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命令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参加吊唁,册封他为司徒、并州都督,谥忠武,赐东周秘器,并将尉迟恭的灵柩运回朔县城西九十里的无忌村龙虎山埋葬,现有碑冢,石兽并存。
    尉迟恭作战勇敢,威武参天的光辉形象在广大人民心目中,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在《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章节曾有记述:"唐太宗殿下大臣魏征处斩泾河龙王之后龙王便给唐王托梦索命,搅扰唐王神魂不安,秦叔宝和尉迟恭二将自告奋勇把守宫门,是夜平安无事。唐王深恐二将守门辛苦,便与众臣商议,召巧手丹青,将二将披挂真容画了巨像,贴在门上,夜间也相安无事。"从此以后,家家户户便也效仿唐王李世民那样,将尉迟恭和秦叔宝二将真容贴在门上,以保合家平安。二位门神之英雄形象十分可爱。正如书中所云:"头戴金盔光烁烁,身披铠甲龙鳞。护心宝镜幌祥云,狮蛮收紧扣,绣带彩霞新。这一个凤眼朝天星斗怕,那一个环睛映电月光浮。他本是英雄豪杰旧勋臣,只落得千年称户尉,万古作门神。" 
 (本文已被浏览 899 次)
 发布人:admin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大同历史人物2
下篇文章:大同历史人物4
  → 相关文章
大同历史人物6 大同历史人物5
大同历史人物4 大同历史人物2
大同历史人物1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5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新大同网友情提示:您好像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阅读排行
    · 大同市矿区简介
    · 大同概况视频
    · 大同宣传视频
    · 苦荞降糖茶
    · 大同历史人物6
    · 大同市阳高县
    · 大同市灵丘县
    · 大同土林风光
    · 云中大同特别推荐
    · 山西名产名吃介绍
    · 大同市城区简介
    · 大同历史
     
     
    推荐文章
    · 大同土林:黄土高原上...
    · 大同风味小吃
    · 阳高赛戏戏剧的“活化...
    · 大同鼓楼
    · 揭秘解放军兵败大同 ...
    · 云中大同特别推荐
    · 大同宣传视频
    · 应县木塔
    · 九龙壁
    · 悬空寺
    · 云冈石窟
    · 名城大同
    关于我们   大同聊吧   友情链接   留言   TOP
    版权所有:新大同网  http://www.sxdt.com.cn/       
    客服1:新大同网真诚为您服务。   客服2:谢谢。      晋ICP备06005755号